宣道會社運開放教會被當局查問 浸聯會稱被誤會對抗政府「蒙上陰影」 |
(2023年04月20日) |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建道神學院在四月十七日舉辦「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在上午三大福音派領袖除了談及近年移民潮、疫情下的影響,他們亦分享社運帶來的危機,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被政府查問為何在社會服務的場所作教會聚會地方;香港浸信會聯會會長唐榮敏牧師指社運帶來負面影響,被誤會「集體對抗政府」,整個宗派好像「蒙上陰影」。會上也有談及多間神學院收生下跌,以及青少年牧養問題,指年輕人對權威反感。 社運衝擊宣道會出席人數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總幹事范國光牧師指,幾年前的社會運動衝擊堂會的出席人數,2019年至2020年1月的每週崇拜人數下跌17%,他認為這是一個「頗大的跌幅」。 其次,在社會運動期間,宣道會某教會曾開放地方予人休息,後來有兩份報紙登此事在頭條。由於該教會是社會服務單位,負責管理的政府當局其後問教會為何有此事發生,以及教會為何在該處聚會。 范國光指,過去二、三十年,以為都與政府有共識,會用社會服務的場所作教會聚會地方,但原來教會的存在和合法使用地方存疑。他覺得事件相當困擾,擔心最差的情況是被收回辦學權,因宣道會有三份一的堂會都是辦社會服務或辦學單位,「牽一髮動全身」。最後經過一年零九個月與當局討論,最終仍能使用該地方聚會。不過,經歷此事,范國光指該會開始有危機感,故在宣道會新一年度的五年計劃中,考慮架構重組、思索堂會的使用地方。他又指社會運動帶來張力,要化解張力,過去一、兩年他們再回顧宣道會的成立歷史和初心。 香港浸信會聯會會長唐榮敏牧師指,浸信會歷年來參與不同社會服務,有醫院、學校、神學院等,對社群影響深遠,但社運卻帶來的負面影響,「整個宗派好像蒙上陰影,好像在集體對抗政府。這形象……需要慢慢讓有關當局了解我們的狀況」,教會需要了解日後可怎樣表達對社會的看法。 多間神學院收生下跌 就著移民潮帶來的影響,香港教會目前面對人才荒。建道神學院院長蔡少琪院長提到,在香港神學教育協會中,部份神學院跌幅比較大,有神學院的全職學生跌幅達四成,部份時間學生則增加18%。他亦觀察到,一些相對規模較小的神學院收生人數只有個位數,規模較大神學院收生跌幅兩至三成。蔡少琪認為神學院的黃藍立場也有影響收生人數,其中一間較「黃」的神學院,收生「相對紮實」。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黃國維牧師指,由於整體香港教會人數下跌,年輕人流失,該院的收生人不數也下跌。在移民潮最高峰時期,修讀晚間課程的學生跌幅大,不過近年數字又稍為上升。他認為若想避免青黃不接,神學院與教會可互相配搭,教會可鼓勵有恩賜弟兄姊妹讀神學,而神學生也可回到教會事奉。 面對教牧荒,蔡少琪指外國經驗值得參考,如北美教會不夠主任牧師,執事退休後再參與事奉;在英國,因道學碩士(MDiv)的畢業人數不足,聘請曾修讀文學碩士(MA)及基督教研究碩士(MCS)擔任牧者也是很普遍。他建議香港神學院可參考英國的MA及MCS加設實習,不只MDiv才有神學督導。他又提到,近年海外神學院多舉辦網上課程,而香港教會則想面對面授課,香港的神學院日後可作參考。 鼓勵「『老鬼』收下聲」 談及流失青少年人,黃國維認為青年信徒對教會失望,源於早十年前的社會運動,他指年輕人有很多創傷,亦需要空間醫治。他指自社運後,年輕人對權威反感,把遵守規則等同服從權威。在他們眼中,香港教會也是權威的一種,因而使他們離開教會,黃國維認為要解釋背後遵守規矩的因由。 范國光則提到,其二十多歲的兒子及女兒有時也向他批評教會講道很悶、教會不理世事、難以討論議題,如同性戀,反而一些英語教會有較多自由討論空間。他鼓勵「『老鬼』收下聲」,讓年輕人「講下嘢」。他又提到,不覺得移民潮帶來絕望,因當年九七移民潮,反而能增加青年信徒參與事奉的機會,他認為今天亦是如此。 |
新聞照片: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