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來自臺灣的求救信,西教士引救助!如今更將助人精神延續國際
(2022年08月01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以「大家的博物館」創館理念與內涵,不斷擴大,積極走向國際,讓世界看見臺灣,也讓「大家」的意義,從臺灣島內擴大到世界各個角落,期待這個從歷史宏觀角度出發的特展,提供民眾多元的角度,在不同時空環境中,如何面對各種考驗苦難的試煉,在來自不同地區國際友人的協助之下,慢慢建立島內的扶助事業與社會福利制度。

27日,臺史博推出「We Can Help:臺灣扶助事業X基督教芥菜種會」特展正式開幕,典禮盛大之際,由台灣歌仔戲班劇團帶來一段傳達扶助之精神,並融合不同歌仔戲曲調的精彩表演。

回看40、50年代的臺灣,建立自助及助人之力

2020年全球COVID-19疫情緊張之際,臺灣曾自信地向世界伸出援手,宣告「Taiwan Can Help」,而自今(2022)年7月27日起,將可透過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基督教芥菜種會攜手合作的展覽,回看1940、50年代,臺灣社會是如何從戰後百廢待興的「真空之島」,藉由海外援助力量,重新建立起自助及助人的能力。

在後疫情時代展出這個主題,不但可從扶助事業的演變歷史,看到臺灣社會整體的成長,同時也是個臺灣與國際連結的橋樑,從臺灣看見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

藉由本次展覽聚焦於早期臺灣來自海外的援助力量,這些力量透過宣教及醫療系統,在臺生根及產生重要的影響,並引動政府力量之外、整體社會救助體系及思維的建立。

會場中播放賴清德副總統的錄影致詞,表達對於臺史博及芥菜種會合作努力的肯定,才能夠即時在Covid-19疫情期間,推出提醒眾人「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helping」助人精神的重要特展。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