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懂斯里蘭卡現況》國家宣告破產民不聊生,宣教士:危機也是轉機
(2022年07月14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安內攘外並行,全力恢復政治與經濟平穩運作

回應人民對於改革的渴望,總理拉尼爾‧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於緊急會議後,在9日宣布辭職。

總統戈塔巴耶.拉賈帕克薩雖曾透過國會議長阿貝瓦迪那(Mahinda Yapa Abeywardena)傳話,承諾於今天(13日)請辭,但據BBC報導,直至當地時間上午,議長仍未收到總統提交的辭職信。

同時,總統的兄弟、前財政部長巴茲爾.拉賈帕克薩(Basil Rajapaksa)也已離境,據悉要前往美國。

接續會由重要政治領導人,舉行進一步磋商,討論政權該如何和平移交給繼任者。對此,斯里蘭卡主要反對黨領袖薩吉特.普雷馬達薩(Sajith Premadasa)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只要現任總統下台,他打算參與競選,許諾要誠實面對人民,提出能消除斯里蘭卡經濟弊病的政策。

著手籌組新政府,期望為國家局勢帶來新氣象之餘,斯里蘭卡政府也持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等機構提出緊急貸款申請,並與多方債務國進行協商,期盼讓經濟體制重新運作。

造成斯里蘭卡破產的真實原因

根據BBC報導,在宣告國家破產之前,今年5月是該國從英屬殖民統治獨立後,首次未能償還國家外債。

從斯里蘭卡政府的角度來看,認為是兩年來的新冠疫情大幅影響當地旅遊業,而觀光客帶來的消費與商機,正好是斯里蘭卡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此外,斯里蘭卡政府還認為,2019年激進人士對於當地教堂的一系列致命炸彈攻擊,也顯著的影響遊客到訪的意願。

相較於該國官員對於國家情勢的分析,國際經濟專家則指出「經濟管理不善」才是斯里蘭卡破產的罪魁禍首。

2009年,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後,該國選擇專注在內需市場的供應,而非試圖跨足國外市場;這讓國家的出口外匯收入(FX Export Proceed)低靡,進口外匯支出(FX Import Payments)卻不斷增長。迄今斯里蘭卡每年進口額比出口額多30億美元,這就是造成*外匯存底用罄的一大原因。

*外匯存底為跨國交易的通用貨幣,如進口米糧、能源等必要物資,都是以外匯支付。一國只要貿易順差(出口額大於進口額)越多,該國所持有的外匯存底就能逐年增長,使國家經濟體系有更穩健的成長。

經濟崩盤後的生活現況

長年貿易逆差,再加上總統拉賈帕克薩在2019年時推動多樣減稅措施,讓國家每年減少超過14億美元的收入,這讓2019年底尚有76億美元外匯存底的斯里蘭卡,到2020年3月時只剩19.3億美金,破產前政府表示只剩下5000萬美元。

因應外匯存底不足的問題,起先斯里蘭卡採取禁止進口化肥、要求農民改以購買當地自產肥料的手段。然而,國內肥料供需失衡、造成作物普遍歉收,斯里蘭卡只好再從國外進口大量糧食應急,這不只讓外匯存底大幅流失,也影響到少數能外銷的作物,如茶葉和橡膠的出口,形成雙重損失。

起先,斯里蘭卡的中上層階級願意慷慨解囊,提供貧困民眾餐食,但隨著通貨膨脹不斷加劇,每日10至13小時的長時間限電、嘟嘟(Tuk-tuk)車司機排了超過48小時卻還是加不到汽油、日常必需品的價格和上個月相比已貴了兩倍,多重困境下,人民間的互相援助也被迫暫停。

目前,在斯里蘭卡工人階級社區內,大家只能聚集在柴火爐旁,準備米飯搭配椰子參巴(coconut sambol)的簡單飯菜。過往作為傳統主食的豆泥糊(dhal)已是奢侈品,遑論肉類、曾經種類多且價格實惠的鮮魚,也都因為無法取得,搖身一變成為不可奢望的逸品。

糧食危機下首當其衝受害的,是多數斯里蘭卡兒童,他們被迫以不含蛋白質的飲食為主,營養缺乏對於發育中的大腦、器官、肌肉、骨骼都帶來危害,聯合國也對此發出警示,表示一場人道危機正在發生。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