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權會南辦講座 談政治庇護與難民安置
(2022年07月01日)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林婉婷高雄報導】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每月舉辦講座,配合6月20日為「世界難民日」,特於6月30日晚間在辦公室舉辦「逃離家鄉,如何跨越藩籬?談社會融合及在台港人處境」,邀請「Refugee 101 Taiwan」發起人胡鈞媛和「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擔任主講;前者分享安置難民的實務與對「社會融入」的討論,後者則回顧反送中運動始末,和「香港人道救援關懷行動專案」施行的為難之處。出席者有多位為高中職學生以及在台港人。

擔任主持人的南部辦公室主任林彤在開場指出,台灣人對於尋求庇護者可能有國家安全、資源排擠等疑慮,而這些難民也面臨學業、職業和生活適應等問題;盼透過不同的經驗分享來尋求對話和解決之道,回應時間也直言透過制度化的法律給予尋求庇護者正式身份,有助於他們自立也有助於國家管理,事實上更能避免社會疑慮的治安風險。

目前在英國從事難民安置服務的胡鈞媛,負責對象是16到25歲、無人陪伴的尋求庇護者,並幫助他們最終能夠獨立自主、展開新生活。她的工作內容大致可分為10項類別,服務者要引導並判斷服務對象是否達到指標,包含生活技能、自我照顧、財務、人際、健康和時間管理等。難民安置服務需要哪些資源介入?首先24小時翻譯服務;不過鑑於語言、語系的複雜性,「少數語言」的挑戰需要重視與思考。

另為了幫助難民學習英文,組織會安排他們進入當地學校和安排職業訓練,但面臨大量難民進入的情況,國家會推出緊急安置計畫,但這樣多少會排擠到非緊急安置計畫難民的資源,導致原本要入學者遭到拒絕;她就看過這樣的案例,也目睹這種落差可能加劇難民的心理創傷。

胡鈞媛談到,很多時候安置與服務方案不是非A即B,而是尋求折衷方案。例如有難民確診,但因為過去有遭到限制自由的經歷,這時長期隔離可能引發其創傷反應,但完全放任其自由移動,又可能提升其他住戶的染疫風險;而折衷方案就是規劃時段,讓確診者可以在較少人活動的清晨自由移動時間,結束後加強環境清消。

而庇護所應該大興土木建設制式的新屋,還是重新利用規格不一的舊屋?但就像上述的入學資格排擠問題,舊屋也可能讓難民產生比較心態。胡鈞媛點出,政府提供資源的心態和難民接受安置的心態可能是不同的,就像《迪克・惠廷頓和他的貓》所描述的,當人們發現現實與想像不同,就會產生更多懷疑、焦慮;她認為何謂「權利」值得更深入探討。

取得難民身份並不是從此一帆風順,因為政策和現實可能仍有不合理之處,例如有難民要租房卻被40多位房東拒絕,28天後就得離開庇護所,卻要等35天才能得到其他政府補助;幸得有非政府組織,協助媒合住房、累積實務經驗、開設培訓課程等、提供自行車等移動工具、「難民歡迎學校」認證、多元性別庇護所等,幫助難民更可能達到社會融入。

馮詔天介紹,「在台港人」包含短期的停留者,因就學、工作並持相關簽證的居留者,和居留一時間並合乎條件則可能成為定居者。來台8年的馮詔天觀察到在台港人逐年增加,尤其2014年、2020年來台的港澳居民更是較先前大增。

港人移居台灣途徑,先以有無「政治風險」劃分,如有則由「台港交流辦公室」透過「香港人道救援關懷行動專案」協助;若無則根據就學、就業、就業金卡、專業人才移民、投資移民等近一步劃分。不過上述辦公室和專案並非長期設置,有其不穩定性;且若無法成為專案個案,僅以一般就學、工作簽證來台灣,需要香港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這對參與抗爭者而言有困難;另要有台灣人擔任「保證人」,這對無論是否為抗爭者的港人來說都有挑戰。要透過職業獲得定居有其難度,而無限延續居留又無法取得台灣護照,這種充滿不確定的未來也造成港人生活壓力。

有鑒於香港目前局勢,加上《港澳條例》第60條規範,公民團體有聯合提出《港澳條例》第60條之1增修「香港人權及民主條款」,此法案已獲得多位立委支持並進入立法院,但還沒被討論。最後,馮詔天坦言,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確實讓台灣人更暸解、關注香港,但港人學習台灣語言和文化是個功課,另外也面臨著情緒和處境難被理解的問題;在台灣的「身份」與港人們如何繼續前進息息相關。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