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身軀扛起時代壓力、開啟南神跨教派強盛新頁—現任南神院長曝外界不知的蕭清芬牧師
(2021年12月10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蕭清芬曾在2016年受訪時表示,台南神學院的核心價值是信仰的保存與傳達,並說:「教會是有形、看得到的,當知道社會各樣問題時,就要去解決、幫助,我們對這些是有責任的。」

蕭清芬基督信仰堅定,人生也很國際化,並且熱愛台灣,蕭美琴說:「我的美籍母親學的是台語,幾個孩子的英文名字,也從台語文羅馬字譯名,這在當時台灣社會極為少見。」

信仰堅定且國際化,並有強烈的台灣本土意識

1970年代,蕭清芬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即使美國有教學機會,但他仍選擇回到南神任教,然而,當時有博士學位的人不多,學校也需要有相當學歷者擔任院長,蕭清芬便在前任院長的「發話」下,接任院長一職。

1973年蕭清芬就任院長,1986年後,他展開旅美生活,也持續任職在宣教機構中,積極推廣國際教會學校教育。退休後,則繼續在台灣人教會中牧會。

蕭美琴分享:「晚年,他也不忘與其他退休牧者,一起投入現代台語文版《全民台語聖經》的編撰和出版......」

學生們口中的「蕭兩撇」

1977年,現任南神院長胡忠銘就讀長榮中學,正值高三的他有機會入住南神宿舍,第一次看到了蕭清芬院長。「那天,他去餐廳,剛好我在那邊搭伙,以前只聽過院長名字,而當時第一印象是:瘦瘦小小的、留了兩撇鬍子。」

同學們也會於私下,稱呼他為「蕭兩撇」,後來,胡忠銘又陸續得知,院長夫人長得比院長還高,而且是美國人,很會彈管風琴。

胡院長回憶:「當時蕭院長已有三個孩子,很是疼愛,或講英語或台語;1983年我退伍回來,四年級第一次上他的課,修神學英文;那時他常出國、非常忙碌,每每抱著一大疊資料、快步走過,學生叫他不一定會回應。」

在其任內,為南神跨教派合作的強盛時期

1967年,南神開始從長老教會創辦的單獨教派機構,轉為跨教派合一的神學院,董事會成員加入了合作教派,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聖公會、台灣基督教衛理公會等代表,與教授會統理院務。

期間,教授會也開始有不同教派的學者加入,蕭清芬任院長期間,為南神跨教派合作的強盛時期,邀請不少其他教派的老師協助教學,包括天主教、耶穌會及衛理公會、信義會及馬利諾會等,強化學術能量,奠定學習廣度。

他曾表示:「至少是一個新的開端。我請天主教的神父來學校教書,在那時,是很大的冒險,有一個教作曲的老師,是瑪利諾會的,教神學的是耶穌會。我開了這條路,一樣信耶穌的人,只是傳統不一樣而已。」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