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焦慮和抑鬱 疫情之後成為一個更有力的人
(2021年06月29日)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我好想好想飛,逃離這個瘋狂世界,那麼多苦、那麼多累、那麼多莫名的淚水…」台灣下午1點是美國洛杉磯的晚上10點半,林慈敏老師與台灣朋友在空中以視訊相會,她以五月天的這首歌來做為開場白,貼切地說出在疫情下關在家裡,人們說不出的痛與心聲。

 台北榮耀堂於6月27日下午1點舉辦「勝過疫情中的焦慮和抑鬱」online線上講座,主辦單位台北榮耀堂吳承昌(Charlie)主任牧師與北美正道神學院協談學副教授林慈敏(Amy)博士溫馨暢談,分享美國疫情下人們成功抗疫的生活妙方,也提供專業的建議,指導「家人24小時窩在一起」不再焦慮、戰勝情緒的實用方法。

 首先,「厭倦」是疫情下普遍的心情,包括厭倦新冠病毒、線上上課、敬拜與開會,厭倦孤立、厭倦燒菜…等情況,這都是歐美各國這一年三個月曾面臨的「疫情倦怠症(Pandemic Fatigue)」寫照,林慈敏老師希望我們能了解自己正厭倦甚麼?才能掌握自己和家人的情緒狀況。她鼓勵人們可以閱讀聖經中的《詩篇》,例如42:3哭泣、42:9感覺被遺忘、42:4追想過去、42:10身體疼痛等表達痛苦的經文,進而產生42:2誠實禱告、42:11跟靈魂對話、42:8歌頌、43:4突破現況等實際行動。

 很多人不太認識情緒表達,因而同住屋簷下容易產生誤會紛爭,譬如妻子洗碗洗很大聲以發洩自己的不滿,而沒有用語言去告訴丈夫,認為「他應該知道我的想法」。林慈敏老師建議大家透過「情緒三部曲」:「接受」(Accept)、「挑戰觀點」(Alternate)、「進入行動」(Action)來練習自己的情緒語言,要達到「願意接受」與疫情共處的半封城狀態,人們會歷經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等五個心情轉換(有時不會按照次序)。之後才會走到「觀點的轉換」,願意承認自己雖然不懂,但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往前走,而進入「全然的接受」階段並開始化作行動。

 「常聽人們說正面思考,但我不喜歡這個說法,我建議大家練習『中立思考』。」譬如有人擔心被裁員,就會活不下去,就可以用「自己身上還有存款、學習儉活、再努力找工作」的中立思考法。或是遇到親友染疫而絕望的朋友,也可以用「對人談信仰、生命意義,求神聽禱告」的時機。林慈敏老師強調,義人也會受苦,不要用簡單的兩分法去定義朋友的苦難,她鼓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所謂的詩篇三分類,赤裸裸顯示人的經驗與感受,包括第8篇「根源上帝」(orientation)、​第7篇「偏離根源」(disorientation)、第18篇「重新根源」(reorientation),對神的認識也會重新詮釋。

 「但基督徒還有第四個步驟,就是尋得意義。」在疫情中,我們要學會慢下腳步,珍惜現在和家人的相處時光,與人的連結並服事他人的機會,面對死亡要開始計畫有限的時間。雖然看見人的有限,像軟弱和驕傲等罪,為愛而忍受隔離、戴口罩、忍受打疫苗,因此而能進入更依靠神的生命。

 林慈敏老師鼓勵台灣朋友們,練習一種所謂「似是而非」(Paradox)的六種方法:放下高標準要求、不再自義(看新聞節目會容易為義發怒的人建議限制看電視時間)、不單顧自己也要顧別人、對神有信心也要遵守防疫原則、對習慣傳統的人來說是學習新科技(視訊)的好時機、與其希望疫情快過去而終日惶惶不安,不如珍惜現在這個時刻,好好看見神的心意是甚麼!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