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性格 讓教會團隊事奉人際關係更和諧
(2021年03月22日)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神學家加爾文說,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神和認識自己!」自稱「內向性格」的五股禮拜堂主任牧師王天佑說。3月20日早上,近百位牧者、同工參加由中國神召會台灣區議會婦女部在台北神召會舉辦的「輕鬆學十六型」講座,期待更認識自己、幫助自己提升在教會的事奉效率,家庭關係更和諧。王天佑牧師表示,認識性格學可以幫助自己生命的成長,知道自己生命的軟弱及需要成長之處。「羅馬書12章6-8節裡說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或說預言、或作執事(服事人的恩賜)、或作教導的、或作勸化的(諮商輔導)、施捨的(錢財)、治理的(管事情)、憐憫人的(安慰的話語)。」 
 王牧師舉一個例子說明,若是了解彼此的性格,教會同工配搭時就可以把人際衝突與磨損減至最低。「有一天,一位同工搬一張椅子,沒想到椅子是壞的,讓這位同工一踏上去就跌了一跤,並且受傷了。」這時候,有憐憫恩賜的人就會搶先關心,並問你怎樣了?有執事恩賜的就會立刻去買藥。有施捨恩賜的就會奉獻錢給受傷的,有勸化恩賜的就會問,你心裡有沒有受到創傷?有教導恩賜的人天生比較冷漠,就會告訴那人要小心注意。有治理恩賜的只注意事件發生原因,就會問:「是誰把椅子放在這邊讓人受傷的?」有說預言恩賜的就會說,「我們開始禱告吧!」7種恩賜的人一起搭配,然後就吵成一團。王牧師幽默的話語令在場牧者同工笑翻。
 王牧師製作了一份問卷,請大家用心填寫,同工們也紛紛到座位上熱心地替長者講解如何填寫,關心之情令長者們感到窩心。「MBTI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測試工具,目前世界前一百強的公司中就有90%引入這個系統。」他問現場朋友:「牧師當中,內向的人多還是外向的多?」大家都猜外向,但王牧師解答「是內向較多!」為什麼呢?因為跟教會的結構有關,華人教會太內聚,很多牧師是「當了牧師才後悔」,因為很多複雜人際關係覺得很辛苦。
 王牧師舉他們教會同工為例,「像我們有20位同工,只有少數1、2位屬於天馬行空的性格,整個團隊就會比較缺乏創意,所以了解性格可以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學習如何團隊事奉,尊重與包容彼此不同的恩賜與差異,因了解而諒解,他也希望大家聽完課之後,有創意的化解彼此的差異。更多關於16型的講解可搜尋「天佑牧師16 型人格分析」線上教學影片。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