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肺炎疫情難醫的是心病 心理學專家程大洲:慎防「從眾效應」,要從危機中尋找契機
針對近期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所延伸的社會問題如:爭購物資、無薪假、人際關係負面影響…等,專家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核心因素,並提出應對方式,將面臨的危機變成轉機。
(2020年02月17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不安全感與「從眾效應」

英國SP優勢諮詢/洲界國際顧問全球合夥人暨台灣區總經理、同時也是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碩士的程大洲,於受訪時表示:「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人們處在一種『不知道何時疫情才會真的穩定』的恐慌之中,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甚至世界衛生組織這種權威性的機構,都錯估中國的疫情程度時,民眾會傾向做使自己覺得有安全感的事。」

他舉例,瘋狂買口罩、囤積衛生紙…,這類覺得靠自己至少能做到、最低限度安全感的事,就會引發心理學所謂的「從眾效應」。亦即,大家雖然都不確定「口罩是否真能保護自己」,但卻因媒體渲染,導致「似乎得做點什麼」的從眾心理。特別是海島心態的台灣,更是會有「怕物資不夠」的不安全感,導致容易「一窩蜂」的狀況。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