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規劃師團契講座:教會擴堂實戰經驗 |
(2018年11月26日) |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採訪:陳栢暾 / 2018年11月23日 個案一: 林思尊︰物色單位前要做好資料搜集 前房屋署助理署長林思尊是懷恩浸信教會的執事,負責教會購置副堂的事宜。他提到,懷恩浸信教會購置副堂,用作同工辦公室及不同群體聚會之用。為此,他們成立了一個堂址發展小組,並舉行相關的祈禱分享會,分享異象。同時,他們亦著手儲備堂址發展基金,做好財務安排。林思尊認為,若其他教會如他們般,有意購置副堂,事前需要考慮購買及內部裝修所需的費用能否承擔。為了籌集足夠金錢,可能需要會眾積極奉獻,甚至要考慮是否向銀行及會眾借貸。他特別提到,選址是十分重要,若地點理想,即使單位叫價較高,仍值得考慮購入。 當物色到心儀單位,林思尊指出需做好審查工作,包括查閱土地註冊處的查冊資料,以確定業主身份及確保單位沒有違例建築物等。同時,教會負責人亦可於網上查察,了解有否涉及單位以及所在大廈的其他訴訟。另外,教會負責人亦要查閱大廈公契及向屋宇署取得建築圖則,確保該單位可作教會用途並符合教會的要求。至於查看該單位的過去買賣紀錄,並尋求多家銀行的估價,則能有助議價。 購入單位後,則要開始預備初步設計及裝修預算,並進行全面諮詢,了解用家需要。於工程招標方面,雖可透過建築師進行,不過費用較昂貴,所需時間亦較長。林思尊認為,教會可直接物色多間設計及裝修公司,請他們參照教會的設計及要求,提交設計、裝修報價及施工期。從中,教會可比較不同方案優劣,這方法較適合中小教會。從多份標書中,選取最適合的一份,再作諮詢,要求中標公司優化方案並作最後報價,完成後就可批出合約並開始施工。 於規劃空間時,林思尊指出要留意天(天花)、地(地板)、牆、窗、風(空調系統)、火(消防裝置)、水(供水及排水)及電,缺一不可。他特別提到,不要看輕電力插座的重要性。若數量及擺位安排失預算,可以是一項龐大的開支,規劃時務要考慮清楚。整個設計既要考慮聚會用途需要,亦要符合大廈公契規定。 個案二: 陳升惕︰重建教會實戰貼士 前房屋署物業管理總經理陳升惕負責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暨總議會大樓的重建計劃。他提到,整項重建計劃於二○○六年正式展開,直至今年才能入伙啟用。大樓樓高廿二層,國際禮拜堂使用一至九樓連地庫,而十至二十二樓則為總議會使用。陳升惕從過程中總結出多項實戰貼士,給其他教會借鑒。 重建項目規模龐大,如何組成合適的管理團隊,做好分工、決策是十分重要。陳升惕認為,團隊應由教牧同工負責決策,而由信徒負責承擔管理。團隊內各人的角色及分工,都要清楚介定,而賦權與承擔的比例要成正比。到了需要進行決策時,應以一人為核心,但集體作決策。如有需要更替團隊人選,需要小心謹慎地處理。 至於應如何揀選建築團隊及與之合作,陳升惕認為建築團隊既是受聘的專家,也是教會的伙伴。他們應明白教會的方向限制與傳統,尊重教會的想法。而教會方面則要全程給予合理的支持與回報。工程期間,彼此要建立清晰的溝通與決策渠道,並給予建築團隊相當的信任。 對於應如何訂立品質標準,陳氏認為要為項目訂定市場上相若標準。工程期間當要用上大路物料,應集中決定,以增加項目統一性。而物料的品質控制,則要信任建築團隊的專業決定。若有任何與工程有關的特別需要,應盡早通知工程團隊,方便對方作出安排。陳升惕補充指,盡早為選項下決定,有助控制工程的開支與進度。 很多教會都會擔心,工程可能出現超支情況,該如何控制項目開支。他指出教會要經常審視開支上限,亦要事前讓建築團隊得知開支上限。要控制開支,除了早前提到可集中決定選擇大路物料,採購時亦要按項目實況調節購買數量,以應付未來價格變動。而及早鎖定設計方案,亦有助減少額外開支。另外,教會就工程招標時,亦可查問入標公司是否願意提供最佳報價,亦有助減低整體造價。 除了控制項目開支,很多教會都會關心應如何控制工程進度。陳升惕認為,教會要有兩手準備,預留時間面對工地出現突發事件而引致的延誤。而在決策時,應有統一的溝通渠道,避免政出多門。他特別提醒,近年政府各部門對工程的審批需時愈來愈長,務要預留足夠時間。 於總結時,陳升惕坦言過程中讓他學會要放下自己,保持謙卑的心。工程順利完成,榮耀應歸給上主而非自己。項目進行時,除了要以專業的態度管理項目,亦要常常禱告,倚靠上主。按照用家的意願,盡力做到最好。工程的完成,並非代表終結,反而這才是教會使命的新開始,服侍人群。 講座於十月八日假油麻地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九龍會所舉行,有近七十人參加。 |
新聞照片:
|
![]()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