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失智症月 呼籲教會看見那人實踐基督愛
(2018年09月14日)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國度復興報 記者 劉以琳 台北報導

在台灣高齡化的社會當中,失智人口快速增加,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2017年已超過27萬人,即每100人有一人失智。全球則以每年平均1萬人速度增加,可說是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將每年9月定義為「國際失智症月」,以提升國人關注。台灣失智症協會於9月1日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101國際會議廳,舉辦「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暨「失智症人權-失智症政策綱領2.0元年」記者會。

會中邀請接受治療7年的失智患者蘇惠美女士(國際失智者聯盟台灣會員)、凱特史沃弗(KateSwaffer)女士(國際失智者聯盟主席)、林雅鋒(監察院監察委員)、薛瑞元常務次長(衛生福利部)及賴德仁理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分別談到「失智者本人知道嗎?」、「失智診斷等於退場處方?」、「政府於失智者人權應努力的方向」、「失智症政策綱領2.0版中失智者人權保障之實踐」等議題。

失智症患者也是有人權的

凱特史沃弗女士表示,失智症患者與家屬也是有人權的,醫療專業人員除提升專業能力外,盼望也能在社會中傳遞失智症知識,提升民眾分辨失智症的能力,避免失智症患者被歧視、誤解、污名化,除去患者及家屬內心的恐懼、羞恥感。她呼籲重視失智問題,也就是「SeeThePerson,NotTheDementia.」

失智症患者蘇惠美女士講述她多年療程的想法與觀點。蘇女士拿著大本筆記一字一句唸著,她說,若不是因為先生即時帶著她去醫院診斷,她總是認為是因為「我老了」、「年紀大了!」,才會出現騎車不認路、銀行領出來的錢不知道放到哪裡、原本熟悉的捷運站彷彿時空倒轉街景全然不同、無時無刻在找眼鏡等症狀,事實上,在她找醫生診斷確診失智腦部老化,讓她非常難以接受,很怕痛苦的死去。

蘇女士說,若不是先生和女兒的鼓勵,讓她勇敢接受治療,若沒有協會幫忙,讓她走出來參加活動、進入到友善的支持系統,她不可能站出來分享病症與治療,並呼籲政府、社會大眾要「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

搶救失智者靈魂教會應重視失智議題

「近年來,教會發現患有失智症的弟兄姊妹逐年增加。」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受訪時說,發現教會在失智症領域的認知不夠普及,用錯誤的方式來面對這群患失智症的弟兄姊妹,也就是當原本正常的弟兄姊妹患了失智症,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總被排除在外,以致錯失就醫的黃金期。

湯秘書長說,期待教會更多認識失智症領域,尤其是主內弟兄姊妹與過去不再一樣的時候,要有知識與分辨,並實際面對及同理。若所面對的是福音朋友、家屬,更要落實耶穌基督的愛,以禱告、專業及關懷來幫助他們、甚至一個家庭站起來。

發現弟兄姊妹確診為失智症可以怎麼做?湯秘書長強調說,小組生活、服事不要中斷,但若是有困難的地方要協助對方,像是詩班、接待等簡易的服事,仍可以給予失智者持續來做,因為支持與群體系統很重要。近來越多教會參與協會、政府承辦的失智症相關活動,使許多失智症者、家屬進到教會和小組,因此聽聞福音,受洗成為主門徒。她說,相信福音要進到失智症領域的族群,救一切相信神的人。尤其全球每年以1萬人的速度增加失智症患者,在這個時刻,教會不能排除在外,置之不理。她相信基督的愛與福音,也要進入失智症者生命中,搶時間救靈魂。

最後,她呼籲代禱者持續為失智症所需要的法律、政策及因應來代禱,9月14-16日將在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國際失智症月系列活動,特別是16日上午為全國失智領域的需要舉行「瑞智主日」,邀請眾教會參加,為失智症弟兄姊妹、社區失智長者及各地失智病患禱告,期盼看見那人的需要,落實基督的愛。

「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記者會,左起為記者會合左起為蘇惠美、KATE主席、林雅鋒監委、賴德仁理事長、吳玉琴委員、薛瑞元次長。劉以琳攝
凱特史沃弗(Kate Swaffer)女士(國際失智者聯盟主席)。劉以琳攝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