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音故事》 一群在育幼院成長的孩子能夠做什麼? 「廣韻」20年的恩典與淚水
(2018年07月23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台中市廣韻兒童福利促進會」在本月21日舉行成立20週年感恩禮拜。這是一個成長於「光音育幼院」的院友們所成立的機構。當天感恩崇拜共有140位「光音」院友及來賓參加。
 
「光音育幼院」創設於1950年8月15日,由美籍門諾會宣教師高甘霖牧師(Rev. Glen Daniel Graber)大力奔走協調促成的,因租借的場地位於台中柳原長老教會後方光音里福音巷5號,因此直接取名為「光音」。
 
「光音育幼院」的設立得到美國基督教兒童福利會(CCF)大力支持。該院的設立係針對當時台灣光復時期,社會中許多家庭存在救助的需要,高甘霖牧師結合了海外資源,以「基督之愛」向這些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光音育幼院」採用「兼顧兒童身心發展以及家庭氣氛的家庭式教養」,這種方式,讓許多來到「光音」的孩子,重新獲得嘗到了家庭的溫暖。該日參加感恩禮拜的許多院友表示,「我們很懷念在光音家庭中的生活時光」。
 
在「光音」長大的孩子年滿18歲就必須離院,為了關懷這群「面對生活、升學、就業等重重壓力的院友」,時任院長劉人傑鼓勵一些離院的院友成立「光音育幼院院友會」。成立初期以幫助院友適應院外生活、急難救助、捐助院友子女獎學金為主。
 
之後,施萬富院友有感於過去得到許多來自社會的愛,現今也應該幫助社會上需要的人。因此,他呼籲院友們共同成立社團法人展開愛心行動,1998年7月25日「社團法人台中市廣韻兒童福利促進會」由此而生。該促進會目前援助6個國家的孤兒院事工,在台灣本地也協助孤苦貧困孩童,協助其就學及改善家庭環境。

該福利促進會鑒於生命教育及靈性造就的需要,於2015年感恩節時設立福音中心,每週日固定在院友所購置的會所中聚會,該場地同時也作為關懷弱勢孩童輔導事工的用途。該協會執行長林榮郎牧師表示,「光音人」要用「做一件美事」的態度成為主的器皿,我們相信,「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約伯記8:7)
 
這群「光音人」有一個立志:「我一生做不到什麼偉大的事情,我只能用偉大的愛做小事情」(出自德蕾莎修女)。從「光音」到「廣韻」,「光音人」深知他們是蒙愛的一群人,因為神告訴他們,「神在他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詩篇68:5)
 
「…救我的神啊,不要丟掉我,也不要離棄我。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9~10)

「光音育幼院」於1950年8月15日,以「基督之愛」向台灣光復初期需要的人伸出援手。院友成立「廣韻」援助國內外孤苦貧困孩童已20年。(攝影/記者陳新城)
院友黃木成長老(台北艋舺長老教會長老)禱告:「雖然我們曾經是活在黑暗角落的一群;但是神祢在我們未出母胎,就定意愛我們,我們實在充滿感謝」。(攝影/記者陳新城)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