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不該追求人數增長嗎?何謂「把教會辦好」?協進會帶你一起為台灣教會把把脈(上)
(2018年05月31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2018/05/30  記者 / 吳書翔 新北市報導

長年觀察、紀錄,甚至提供各項資源予台灣眾教會的中華福音協進會,以「推動教會更新、落實福音廣傳、發展普世宣教」為異象,藉由各項數據及資料分析,持續耕耘、為台灣教會把脈。

根據統計,至2015年止,台灣基督人口數為1,464,981人,佔全國人口6.53%;會堂數共4,287間,359個各類福音機構。然而,在台灣教會總體增長中,「這樣的增長真的是健康的嗎?」是我們更須關切的重要問題。

中華福音協進會處長夏昊霝牧師,精闢的整理出9項近年台灣教會的發展特點:

1. 敬拜讚美運動、2. 靈恩更新運動、3. 教會小組化運動、4. 教會合一運動、5. 大型教會運動、6. 禱告更新運動、7. 學生事工突破、8. 職場宣教運動、9. 重視社區關懷&社會服務

其中,每個運動都為台灣教會帶來一些正面及負面影響;然而夏昊霝也強調,這些負面影響並不是運動本身帶來的,而是執行事工的人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不完美。

一、敬拜讚美運動

談到敬拜讚美風潮,夏昊霝指出,敬拜讚美運動大幅改變了台灣教會的敬拜方式,更為台灣教會注入熱情與活力。

然而,其中也有些值得我們反思之處,像是:把「敬拜讚美」跟「音樂」直接畫等號,敬拜讚美不只是音樂,「敬拜團」也不等於「樂團」。若模糊了焦點,這對於「敬拜」來說,是一種本質性的拆毀。

此外,他也直言點出,許多弟兄姊妹在敬拜「敬拜」這件事,甚至喜歡詩歌過於喜愛神。

敬拜讚美運動一直引發教會間爭論,一方認為「現代詩歌趨於流行化、信仰真理不足、過於膚淺……」;而另一方則認為「傳統詩歌墨守成規、不自由、缺乏更新」。

「這些其實都是很無意義的爭論。」夏昊霝表示,捍衛傳統詩歌、批判現代詩歌的人,沒有想過其所捍衛的傳統詩歌,在百年前同樣是遭受上列批評的「流行歌」;而支持現代敬拜讚美運動者,事實上也不如其想像的自由,仍是在現代詩歌的一定框架中。同時,現代敬拜讚美運動導致許多弟兄姊妹更在意「聚會中的敬拜」,而忽略生活中的敬拜,無法真實實踐生命即敬拜的真理。

二、靈恩更新運動

「靈恩運動為台灣教會帶來很大的動力和動能。」夏昊霝表示,1979年前台灣教會對聖靈過於保守,只偏重話語的傳講。而近年影響台灣眾教會頗深的靈恩更新運動,確實為台灣教會帶來突破,並且使基督徒更看重與神的關係。

「人就是這樣『當我知道多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經歷』。」夏昊霝精準描繪了現代人生活的真實處境。

面對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已與500年前馬丁路德改教的時代不同。「當時人人都信有神,怪力亂神也很多,所以知識性的教導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然而,現代人則恰恰相反,在台灣人教育水準大幅提高之下,各方宗教信仰、神學知識滿街都是,但人人卻都不信有神,都需要有親身的「經歷」,而靈恩運動正好補足了現代人這一層的內心需要。

但夏昊霝也坦言,「經歷」與「感覺」二者很難區分,因此會引來「講究感覺、追求現象」等詬病。

夏昊霝接受訪問,談到現在教會的各種狀況。 (攝影/記者鍾正明)
「追求靈恩的教會,都帶來人數的增長?」對此,夏昊霝提到,傳統教會確實在此現實面遇到很大的考驗。「似乎普遍追求靈恩的教會皆有大幅增長,到底我該不該也這樣做?」

首先,教會的目標難道是追求增長嗎?夏昊霝提出了一個更迫切需要著眼的問題:對於台灣教會來說,什麼叫作「把教會辦好」?

到底什麼叫作「把教會辦好」?

夏昊霝認為此問題至關重要,他也對此提出了一些省思。

根據夏昊霝觀察,許多教會在此議題上的解決方案是:敬拜團要更好、音響燈光設備升級、聚會要更緊湊、講道精彩……等。

「一個教會假設把這些都做到完美,教會就會增長,為什麼?」後來,夏昊霝發現,這些「把節目做好」的教會大幅增長所吸納到的人,其實是那些相對而言沒有「辦好節目」教會的弟兄姊妹;實際上產生的大多是天國移民,而非轉化更新的生命。

因為對於一個非基督徒而言,這些「好節目」並不一定會吸引他進入教會。「他不會想到教會,為了看節目、聽免費音樂阿,你的音樂再好也不能跟張惠妹的比阿。」夏昊霝指出,對於台灣教會總體的增長,我們可以試問自己:這樣的增長是健康的嗎?

他期待,台灣教會能建立好的數據分析,好好為教會把脈,知道這個世代的人真正需要、渴望的是什麼,而不僅僅以自身的感受或經驗,為唯一判斷依據。

長年觀察、紀錄,甚至提供各項資源予台灣眾教會的中華福音協進會,藉由各項數據及資料分析,持續耕耘、為台灣教會把脈。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夏昊霝接受訪問,談到現在教會的各種狀況。 (攝影/記者鍾正明)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