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負一軛 樂當泰北宣教士 |
(2017年10月31日)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倚靠神的帶領,宣教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不用怕!」在泰北新生命學生及戒毒中心宣教逾一年的周維禮、李美蓉夫妻,日前返台休假,於10月12日受訪時表示,雖然過去一年飽受泰國簽發義工簽證所苦,但他鼓勵弟兄姊妹敞開心,懷抱「認同當地文化、與人建立關係」心態,勇敢地回應神的呼召,投入跨文化宣教。 周維禮本身是學電機,原本是警局通訊部門的技術人員,因著神的呼召,2013年4月1日退休後,即與妻子李美蓉,接受台北糧靈堂生命培訓學院兩年的裝備。在生培二年級到泰北學生中心兩個月的實習,跟當地牧者師生建立不錯關係,2016年5月夫妻結伴投入泰北宣教,今年進入第二年。 「我讀生培時,根本沒打算要進入跨文化宣教,甚至到泰北當宣教士之前,沒主動參加過跨文化短宣隊。」周弟兄說,但神的安排就是如此奇妙,他跟妻子美蓉竟聯袂到泰北宣教。他說,跨文化宣教真的不可怕,像以前宣教士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團隊宣教,在教會牧師遮蓋下,不僅有後援,而且有弟兄姊妹代禱,但個人最重要是轉換想法及思維模式,思考要過怎麼樣的宣教生活。 治死老我 認同當地文化 進入跨文化宣教,周弟兄建議最重要是治死老我,放下自己內心的驕傲及堅持,認同當地文化、語言及風俗習慣,並跟當地人建立關係。在宣教工場,不用去討好別人,而是活出神要你活出的生命樣式。譬如:他是完美主義,有潔癖,家裡連隻螞蟻也沒有;但到了泰北,蟑螂、壁虎、虎頭蜂、蠍子等在你面前爬來爬去,螞蟻一大堆,那樣的環境就得克服。 文化差異是很明顯的,但宣教士仍需予以尊重。周弟兄說,配合妻子回台看病安排假期,但很不適應的是,泰國學校沒有行事曆,通常要等放假前一天,老師才會向學生宣布放假,而且放假長短不一,行程安排很困擾,還好有短宣隊支援,不耽延學生的中文課程。 至於泰北宣教的艱難,李美蓉姊妹則說,因她腎臟不好,得靠類固醇控制病情,因連續處方箋只能拿三個月藥,當初去泰北就跟牧者講好,泰北待四個月再回台休兩個月;但去年她跟丈夫第一年到泰北,因著泰國嚴審義工簽證,一次只發兩個月或三個月效期,讓她跟丈夫為了簽證展期,得一再跑流程,甚至藥都吃完了,還沒辦法搭機返台,只好拜託友人寄藥應急。還好在擔任義工滿一年後,也拿到泰國一年期的義工簽證。 雖然親朋好友都擔心她身體會無法負荷泰北服事,但李姊妹感恩地說:「神既然帶領我跟丈夫走上泰北宣教的路,祂就會負責看顧我的身體,身體真的撐不住,就只好休息了。」當然過慣的台北舒適圈生活,進到泰北山區的環境,吃飯都吃大鍋菜,難免會想念台灣食物。 經歷使徒行傳裡面發生的事 「我的異象是經歷使徒行傳裡面發生的事」周弟兄說,因著現在新的宣教思維不再是以前宣教士單打獨鬥,而採團隊宣教,由教會牧師遮蓋,同工彼此守望、支援、互動,宣教士不用整個人埋在宣教工場裡,而是可以三分之二時間待在宣教工場,三分之一回台休假。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如此宣教的路才能越走越穩。 周弟兄說,其實他跟妻子兩人除了生培一年級到澎湖短宣,生培二年級到泰北實習兩個月外,從來沒主動參加任何跨文化的短宣隊,但神的呼召,就這樣順理成章地無縫接軌,從泰北實習兩個月後,就在牧者及泰北同工支持下,開始走宣教士的道路。因此,他認為不管選擇在後面代禱或奉獻,或是接受生培課程裝備,再前進到宣教工場,宣教都是基督徒必走的道路。 說起信主的經歷,周弟兄說,是妻子美蓉帶他信主,他是第二段婚姻,在未信主前曾跟前妻待在道教宮廟8年,廟裡拜包公,他是左右護法,拜拜打坐運功都來。因著他有些靈界經歷,可以看到靈界的東西,也聽得到,但他是學理工的,比較理性化,眼見為憑。奇妙的是,神讓他聽到祂的聲音,確認有神的真理,他跟前妻離異後,也離開了宮廟;但在他信主後,神給的恩賜依舊存在,沒有被神收回,慢慢自己才領受這就是先知性的恩賜。 至於在泰北宣教的服事,周弟兄領受很多異象,但當地教會體系不接受先知性服事,封閉不開放,因此他的恩賜根本派不上用場,只能偶而為人作醫治釋放禱告。李姊妹也說,為讓丈夫發揮所長,她跟丈夫曾在兩個月泰北實習時,為戒治弟兄姊妹的毒癮,辦了一場醫治禱告會。除此以外,她跟丈夫都配搭教牧團隊,做各樣的服事。 對於夫妻一起在泰北服事神,周弟兄感恩地說,他們夫妻結婚後,不管是上裝備課程,或是濃情蜜意夫妻營,進生培學習,或到泰北宣教,都一起向神禱告,有共同的看見與感動,因著內心的火熱,才義無反顧地投入宣教。尤其在婚姻生活中,難免會有意見不合或衝突的時候,透過家庭事工課程的輔導,學習到婚姻需要關心到對方的需要,什麼時候該快?什麼時候該慢?都應交託給神,求神賜下智慧。周弟兄說:「如果家庭都搞不好,千萬不要去服事,避免影響到弟兄姊妹。」 周維禮、李美蓉夫婦 。魏麒原攝 周維禮、李美蓉夫婦在泰北服事時接受禱告。魏麒原攝 |
新聞照片: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