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在地文化 我愛台灣宣教營
外國青年基督徒來台服事2週 拓展台灣青年普世觀 交流分享互相學習
(2017年07月10日)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林婉婷高雄報導】

《你的名字》是2016年賣座動畫電影,也是2017年「我愛台灣宣教營」(ILT)的主題,透過思考「我是誰?」來反省自己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認同。本次ILT行前會在高雄中華電信澄清湖會館舉辨,用3天時間帶領各國青年認識台灣,並為接下來12天的教會服事作預備。

1999年,台灣基督教青年團契(TKC)50週年舉辦台灣宣教大會時,意識到台灣教會跟普世需要更多連結。2002年,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首辦ILT,今年營會邁入第15年,120多位學員和同工,多是學生與青年,展現年輕基督徒的力量與團結。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幹事兼本屆ILT營長李信仁傳道師表示,活動中不單單只用英文溝通,也有日韓等國的學員、輕微聽障的參與者,對同工們是很大的挑戰,也是檢視進步空間的機會。

許多學員來參與營會,是因為台灣宣教文化多元:原住民、平埔族、都市、鄉村、山林與工業區等多種樣貌。李信仁特別提到,本次有德國信義會的學員,適逢宗教改革500年,7月20∼30日,他也會與普世青年交流計畫(EYEP)的青年代表共同前往德國。

行前會第1天開幕禮拜上,邀請台南神學院牧師亞大偉講道,他談到自己在宣教事工上的心態轉變,就像使徒行傳裡掃羅的改變。他提醒大家為主做工要不驕傲自負,更不要帶成見去融入一個新環境,「你需要學習或改變的事情,正是你很少去想到的。」希望學員像蒲公英四散成長,這是主賜的美好功課。

禮拜後舉辦躲避球友誼賽。李信仁提到,這是因為躲避球是台日學生的校園體育活動,其他國家較為陌生,所以是個很有趣的接觸機會。下午議題探討「議題沙龍:一顆小齒輪」是往年例行,牧師鄭君平表示,這幫助學員更快認識台灣現況與文化,建立初步的價值觀共識。李信仁期許營會能培養出盡力從基層去完成目標的年輕人。

本次營會安排學員前往台北中會士林教會、嘉義中會水上教會、東美中會長光教會、謝緯紀念營地等12間教會與總會事務所服事12天。7月12∼15日將舉辦行後分享會,以動態表演展、靜態展園遊會、文化之夜與信仰反省等活動讓學員們彼此觀摩、互相學習。

各國青年齊聚我愛台灣宣教營,至地方教會服事 天後,再聚集分享、交流心得。(相片提供╱總會青年)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