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觀光中的日本港口 |
(2015年08月27日) |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邰拉拉 這次日本行所登岸的各個海港,讓我深深感受到這些地方發展觀光產業的用心。當郵輪抵達石垣島時,只見岸上十幾位觀光科學生,高舉著歡迎的布條迎接我們!而這個場景並非特例,和稍後我們在鹿兒島及佐世堡的送行陣仗相較下,這樣的排場算是小巫見大巫呢。 清晨6點,當船抵達第二站鹿兒島時,不僅有許多人拿著各國國旗在岸上迎接我們,旗竿上也掛起了我國國旗。在郵輪駛離港口前,他們更安排了同樣揮舞著旗幟的送行者,和小學生組成的「小櫻桃樂團」演奏爵士樂組曲。不遑多讓的佐世堡,同樣掛起了我方國旗,並在郵輪離開前,安排了街舞及四人樂團表演,讓旅客們再度受到感動。 此行除了歷史文化悠久、觀光實力雄厚的長崎之外,上述3個港口對待觀光客的用心,讓人深刻感受到人情味。另外,這些港口出入海關的動線規劃雖不同,但都有清楚的標示或人員停留指示旅客事宜,而其周遭環境不外乎點型日式風格:相當的舒服、乾淨。 當我們即將返抵基隆港時,放眼望去:港灣的深度和壯觀,和多處繁忙的商務貨櫃碼頭的起卸設備,讓人引以為傲;然而,仍得為多艘船隻的斑駁鐵鏽、海面上的點點垃圾,和港灣垢上油污的海水,發出惋惜聲。值得欣慰的是,海關的通關水準可與機場媲美,各國籍旅客,包括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從郵輪上蜂擁出關,擠得港務局裡、外車水馬龍。然而,基隆港周遭的市容,似乎遲鈍地注視著客旅、商機,掛著幾十年變化不多的市容淡然處之。 若港口及其周圍區域,未曾有整體性的觀光規劃、整修,把握郵輪帶來的觀光、人潮、外匯,自然會失落了發展觀光及周邊產業的契機;日本這些積極發展觀光的港口城市的思維,值得相關單位的借鏡!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