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的苦,如何關顧? 陪伴者的攻擊性,如何處理?
(2015年05月08日)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
去年,台灣國民健康局針對「對於長者的印象是什麼?」,向1,500位不同年齡層的人進行調查,結果指出,長者要的不只是健康的身體,更希望在心靈層面有好的輔導,能得到平安喜樂。

陪伴長者或其他人應有的3個條件: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陪伴長者的需要越來越大,究竟當持何種態度及方法?德國當代最知名的靈修大師「古倫神父」提出以下建議:

第1:「想要了解長者,必須先認識自己」。

陪伴長者時,要想像對方是一面鏡子,就能將長者的痛苦反射到自己,並自問:「若是我生病、失去心愛的人、失去健康或變老了,該如何處理?」如此才會有同理心;同時必須和自己的「生命故事」(疾病、抱怨或孤獨…等)「和好」,才能從自己身上發出「平安」的訊息,進而帶給長者。

第2:「辨別諸靈」。

古倫神父提及,早期的修士辨別諸靈,會察覺談話者的想法是來自於「上帝」、「魔鬼」、或是「自我中心」?這些想法中,帶出的影響力若是來自於「上帝」,則會讓人感受到「愛」、「活力」、「平安」;若來自魔鬼,也就是「超我」的想法,會帶來「恐懼」、「狹隘」、「對自己的過度要求」;若是「自我中心」,就會是「隨便」、「毫無目的」、「毫無意義」的思想。

長者背後帶出是怎樣的「圖像」,可以透過傾聽跟分析,藉著「談話」慢慢的帶出轉化。

第3:「必須先相信對方有『良善核心』的內在」。

當長者充滿了「刻薄」、「怨恨」、「不滿足」時,先別將「成見」放在彼此的框架裡,我們必須在每位弟兄姊妹身上看見耶穌基督,並默想:「他背後渴望的是什麼?」若我們相信對方有個「良善的核心」,才能透過「陪伴」喚起那份良善。

我們是陪伴者,而不是命令者,不是告訴他說:「我知道上帝要告訴你什麼」…等言論,這是濫用屬靈的權柄
基督徒該用什麼態度陪伴長者?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聖經》馬太福音25章40節

耶穌在《聖經》馬太福音 25章中提到6個善工:「蒙我父親賜福的人哪,你們來吧!來承受從創世以來就為你們預備的國度。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

第1:經文中所指的「餓了」,不只是身體上感到飢餓,更是在心靈上需要神的話語,我們都需要有鼓勵、生命力的話語。

第2:經文中所指的「渴了」,不只是是肉體上的渴,更是對於「愛」的渴望。當我們遇到刻薄的長者時,正代表其內心對「愛」的渴望很大。當耶穌在十字架上說「我渴了」,祂在這裡喝下了人類的苦難。因此,我們也當將感受到的「苦難」,學習轉變過來。

第3:經文說「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當老人覺得「赤身露體」,不只是外在沒有衣服,而是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新的科技,以致內心覺得赤身露體,而感到「不好意思」。這時別去刺激他,令他難為情,而是要用「愛」來包圍他,像穿衣服般穿在他身上。

第4:「探訪生病的人」,希臘文中的「探訪」為「仔細的看」,也有「尊敬」之意。當我們探訪時,不是敷衍了事,而是仔細的看,看見長者有什麼「需要」,仔細的看對方,代表尊敬他人。

第5:「流落異鄉要收留他」。有時,長者們的親友過世,會感到自己被拋棄,這個世界令他陌生。這時,需讓長者有「家鄉」般的安全感。

第6:「坐牢時,來探望我」。當長者們被負面情緒綑綁,此時陪伴者應給老人有「自由空間」。

必須陪伴長者的家屬 認真處理內心的攻擊性

當對方的親人過世時,陪伴者需陪伴他的親屬,舉辦一個好的告別式,這也是一個善工

長者關顧事工,不只是針對長者本身,也要關心其家人。若陪伴者經常碰到「發洩情緒」、「抱怨」、「不滿足」、「不知感恩」的長者,對陪伴者而言是很大的負擔。身處這般情況,陪伴者必須先學會「保護自己」,並持續照顧難以順服的長者。

通常,陪伴者內心難免產生「攻擊性」,當察覺自己有這樣的情緒時,別去壓抑,而是去感受它,因為「攻擊性」是在邀請你,告訴你的界線在哪裡,如何與長者保持心靈的距離。當陪伴者察覺到攻擊性時,若選擇忽略、壓抑,最後,容易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刻薄,甚至說出傷害別人的話。

事實上,「攻擊性」有「正面」的功能,能讓陪伴者思考如何與長者保持親疏與距離。當自己有「攻擊性」時,別用「道德性」來評斷。有時當我們作難,容易用「道德性」來「強迫」自己該「愛我的媽媽」或是成為「好基督徒」。但攻擊性應該是給予陪伴者的一個提醒,能保護自身心靈,明白自己的界線。

此外,當長者一味「怨天尤人」時,陪伴者若用「道德」或「宗教語言」,甚至分享耶穌,這不易帶出果效,因為此時他的心裡只有一個渴望,就是「你聽我說」。其實,當他將情緒一吐而快後,原以為很嚴重的事,突然會覺得沒那麼嚴重。

因此,陪伴者可以操練在表面情緒上去傾聽對方的抱怨,但要小心,自己內心的「寂靜空間」是對方不能入侵的。

當我們面對長者時,可視為對方在演一齣戲,而他是主角,你只是觀眾,不是配角,更不是主角

若我們認真處理內心的「攻擊性」,才能長期用「愛」來面對家人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