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博雅、台中旌旗柬埔寨服務學習:散播關懷,給出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1125 17:39:42
(2013年11月27日)
本新聞提供者: 中央社
2013年暑期間,東海大學學生跨界參與台中旌旗教會柬浦寨吳哥窟團隊,進行當地村落服務學習。在台中旌旗教會黃以文牧師、楊邑諄小姐與萬長睿先生的協助下,東海大學學生六名、旌旗青年30位,前進吳哥窟TAKAM與TASNE兩村落服務。服務重點在於小朋友衛生保健宣導、登革熱防治行動劇、說聖經故事、物資與發電機發放等。

前往村落服務的青年們,需要克服天氣與交通問題。村落聯外交通不甚便利,離開小型巴士後,需乘坐當地特有的鐵牛車前往。此外,不平的泥土地,讓同學隨著路況而上下起伏。遇到鐵牛車故障時,則需要步行前往。

村莊服務,青年服務隊的同學們,在村落中陪伴當地小朋友,並以行動劇的方式,進行登革熱防治宣導。當地學童衛生習慣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同學們協助當地學童勤洗手,並且協助他們刷牙、牙齒保健宣導。其他時間,並輔以說聖經故事與敬拜活動,讓當地小朋友接觸其他文化。前年團隊已為當地居民建設廁所與發電站。本次團隊,更進一步進行牆面美化環境的服務。在台灣準備期間,青年服務隊團員們,積極進行蚊帳與發電機的募款工作。如願,募集到所需物資,並順利於這次服務行動中,發放給當地居民,讓他們能有更良好的生活環境遠離登革熱危害。

台灣準備期間,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軟實力。在前往人員確定後,東海學生每週固定聚會、每月一次的東海博雅與台中旌旗大聚會,討論相關事宜並彼此磨合。透過多次聚會及老師、旌旗教會的幫助引導下,漸漸刻劃出服務細節的樣貌。

東海大學工工系郭力群同學描述到:「去到柬埔寨看到小孩和他們所在的環境,我覺得我看到他們才是真正的富足,因為在他們清澈的眼睛裡和天真的微笑後面,我看到我們看似簡單的遊戲和少少的物資,就能讓他們如此滿足快樂。這是我們在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少看到的知足和單純了。」東海博雅書院生鄭伃婷說:「在那語言不是障礙。 微笑和擁抱,拉近我和當地孩童的距離,看見神的偉大,也感受到人的渺小。 這些過程讓我難過,不是難過他們的處境,是難過不好好把握就是離別。」

東海大學工學院秘書張宏華學姐表示:「暑期服務隊原本是要去服務別人,自己卻有滿滿的獲得。從募款、活動規劃與準備、發送物資、活動時當地孩子的回饋、團隊建構與任務達成、活動後的反思…,都是學校學不到的寶貴經驗。」村落服務、服事他人,卻也拓寬生命。吳哥窟青年服務的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體驗生命,服務他人,這也是東海大學勞作教育、博雅教育的實現。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