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0月30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聖靈降臨節突破空間界限

和昌大押公共崇拜
(2012年05月2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基督路小教會及眾樂教會主辦、基督徒學會協辦和昌大押公共崇拜已於五月廿六日下午在灣仔和昌大押地下門外舉行,由基督路小教會堂主任張大衛分享信息;並舉行聖餐禮,由眾樂教會主任牧師卜沙崙主領。大會表示聚會原定於和昌大押天台舉行,但因該處有人租借而轉於地面崇拜。崇拜吸引途人駐足圍觀,約二十人參與。

聖靈工作與社區營造

主禮的譚得志弟兄在領詩前表示,教會舉辦是次和昌大押公共崇拜是有見政府以公帑翻新及保育古蹟成私人物業,在活化古蹟後並無讓公眾共享歷史與空間,反而出租包場圖利,更在該處開設高級餐廳,將經濟價值對立於社會價值,「因此在聖靈降臨節在和昌大押舉行街頭崇拜,希望突破語言及各種界限的聖靈能突破空間的界限;又祈求上主臨在,賜下公義公平、尊重大地。」

張大衛其後分享信息,指出社會中有人、文、地、產、景等多種價值,包括人的需要、風俗習慣、地理環境特色、經濟活動、永續公共空間等,社會理應由五個向度整合發展,「可惜香港只有一種價值,就是經濟。」根據萬有在神論,生命的靈會臨在於所有事物之中,參與在被造物的受苦,並引領萬物到天國,人、世界、聖靈三者連結。

電影神學角度指出無論任何電影亦有可能出現與神聖相遇的情況,在不少談及文化保育的電影中,《賽德克.巴萊》一片就具有相當的靈性向度。當中受過日本多年教育的年輕族人反問族長,他們可否接納有文明的殖民統治,但族長回應指他看見的卻是婦女被強暴、男人被奴役,「你看到是文明,我看到的是貧窮。」

以電影「文明」對照香港的情況十分應境,張大衛指出聖靈開闊了視野,「社區不止是餐廳、酒店,更是有歷史、有故事、有夢想、有承擔的地方。」在莫特曼描述教會論的時候,指出彌賽亞的教會論和關係的教會論。彌賽亞的教會論是指聖靈臨在基督徒,基督徒就參與事奉和世界;關係的教會論就是指聖靈臨在於信徒和世界,與世界連結,世界、聖靈、基督徒有進行的關係。

「活化古跡」實為巧取豪奪

其後灣仔街坊蘋姐分享,指出現時的公共空間只有經濟可以生存,是沒有靈魂的硬件,和昌現時已經失掉文化,亦失掉過去曾作為同鄉會的歷史。「市建局將和昌活化後標榜其成為歷史建築,但當中全無歷史感,只有錢錢錢……」天台原本是公共空間,「但有錢人可以包場,那甚麼叫做公共空間使用權?」她認為,如果空間是公共的,就不會有「private open space」的說法存在,市建局亦不能逃避責任,因為首一百億注資是公帑而來的,這處亦因而應該開放予公眾參觀,與和昌相關的文物更應無條件公開予市民欣賞,門上的玻璃亦應轉為透明讓人可以觀賞其內部。

其後會眾亦同為公共空間被官商巧取豪奪、議會空間被強行禁制、輿論空間被狼爪吞滅、中國內地人民空間被政府掠奪禱告。
 


其他新聞快報
余妙雲:讓扶貧成常設事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承認事件非單教會能處理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小鎮因代禱翻轉 花蓮玉里教會代禱經歷神大能 (基督教論壇報)
蔡慈倫:為聽者設計溝通方式 講道引人入勝 (基督教論壇報)
英國九千信徒26日聚集為倫敦奧運禱告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