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9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團體倡降低公屋門檻加租津
近六成貧窮家庭負沉重租金
(2011年09月1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基督教服務處天倫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指,受訪的213位人士中,近一半人使用40%或以上家庭收入支付每月住宅租金,處於不健康的負擔比率,而收入為$9,500或以下的貧窮家庭中,更有接近六成(57.1%)家庭陷入這個「不健康」的水平。

基督教服務處促請政府增加綜援的租金津貼、調低申請公屋資格、復建居屋或政府資助買樓計劃等,以紓減租金高企對家庭所帶來的影響。該處又建議,面對租金高昂的受影響的家庭可從四個方式減壓:一、與家人多商量、體諒,同心應付經濟困難;二、盡早向居住地區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求助:三、善用社區資源,參與免費或低收費活動以維繫家庭關係和減壓;四、合資格者不要怕麻煩,盡早輪候公屋。

以下為該處於九月十一日發布的新聞稿,公佈「租金水平對家庭生活的影響」調查的有關數字以及對政府的建議:

「租金水平對家庭生活的影響」調查
記者發布會

本港住宅租金在過去2-3年不斷上升,加上通脹壓力,令本港家庭面對的住屋及經濟困難愈來愈嚴峻。為了解居住在油尖旺區的家庭的租金水平情況、租金如何影響家庭的生活質素和家庭關係,以及對政府的期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天倫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於2011年4至7月,在油尖旺進行了一連串的街頭訪問調查,成功訪問了213位受訪者,其中55%的受訪者家庭收入為$9,500或以下,45%為$9,500或以上;有5成5的家庭正輪候公屋和3成受訪者正領取綜援。有關之調查結果已於今日假服務處總部3樓大堂發佈。

調查結果重點如下:

1.) 接近一半受訪家庭需要使用40%以上的收入去支付租金
受訪的213位人士當中,49%表示他們需要用40%或以上的家庭收入去支付每月的租金,當中更有17.7%家庭用了50%或以上的收入來「交租」,反映一般租住私樓的家庭正承受高昂租金。若以「供樓負擔比率(DTI)」中用低於40%的收入用作供樓用途才算健康比率,則現時已有近一半的家庭陷入「不健康」的負擔比率。對於貧困家庭(即家庭收入為$9,500或以下)來說,更有接近6成(57.1%)家庭陷入這個「不健康」的水平。

2.) 接近5成受訪家庭在過去一年或未來半年會面臨「加租」
調查又發現在2010年至2011年間,有49.2%的受訪人士表示被業主要求加租,加租幅度平均為10.7%,反映由2010至今,租金問題嚴峻,但低收入家庭為口奔馳,根本無暇四處尋找其他居所,也為了節省搬遷支出,只得接受加租的要求。而2011年7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與一年前比較上升了7.9%,即租金升幅指數已經高於一般通脹水平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11年第一季(1-3月份)的整體實質平均薪金與一年前同期比較,只上升了3.2%,此升幅遠遠低於通漲率及租金升幅。

3.) 接近7成受訪家庭認為租金問題對他們的家庭生活質素有很大的影響
受訪者中有69.5%表示,以現有的物價水平,租金對他們家庭生活質素的影響是「頗大」及「非常大」,當中表示影響「非常大」的也有33.3%。對於貧困家庭來說,租金對他們生活質素的影響更甚,有75%家庭表示有「頗大」及「非常大」的影響。受訪家庭在回應租金問題的方法中,最普遍會使用的方法依次為(1)「減少家庭的娛樂及消費」(63.1%)、(2)「降低在家中飲食的質素與份量」(46%)及(3)「減少使用水、電、煤等雜項」(42.2%)。

4.) 有6成家庭認為租金高企對家庭關係有負面影響
通脹愈趨嚴重,本港家庭原本已承受經濟壓力。租住私樓的家庭,更要負擔不斷上升的租金,更是百上加斤。在此情況下,家人之間容易產生壓力及爭執。根據是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受訪家庭表示租金水平對他們的家庭關係有負面影響,當中有38.7%認為家人因租金問題而感到壓力增加,同時也有28.5%受訪家庭表示家人之間會因經濟問題而爭執,當中更有接近半成(4.3%)家庭表示因為經濟問題而發生暴力行為,情況令人憂慮。要知道家庭暴力非一朝一夕發生,而是日積月累埋下各種因素所導致。租金問題雖非導火線,但也可能是導致家庭問題的一種誘因。在本中心現正處理涉及家庭關係的221個案中,有55.2%(122個)因租金高企而未能改善居住環境,而間接令關係問題持續或惡化。

5.) 家庭面對經濟問題的求助意識低
在面對經濟問題及租金高企的情況下,調查發現只有分別低於2成及1成受訪家庭會「向政府或非政府機構求助(如:申請綜援、食物銀行或找社工)」(12.3%)及「向親友尋求協助」(7.5%),也有32.1%家庭表示會用「減少與親友聚會以節省支出」來回應租金高企的問題,這反映很多家庭縱使有困難也不會向人求助,甚或因減少開支而減少接觸親友,反將問題及壓力困在家庭裡面,這樣會更容易引發危機。

6.) 最多家庭期望政府加快公屋輪候時間
面對租金水平問題,「加快公屋輪候時間」是最多受訪者對政府的期望,佔了接近7成(68.8%),其次分別是「發放租金補貼」(38.2%)及「復建居居」(24.7%),反映巿民對興建公屋和居屋的需求殷切,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討現行房屋政策對巿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又未曾「上樓」的人士所帶來的影響。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天倫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總協調主任江淑華建議政府:

1.) 增加綜援的租金津貼
現時申領綜援的家庭,都可獲得每月發放租金津貼。但隨着私人市場的租金颷升,租金津貼根本無法追上。根據政府資料顯示,社署自2003年曾將綜援租津下調15.8%,自此至今也沒有作出過調整。這表示綜援租金津貼已不能根據現時租金水平,提供最基本居住環境給有經濟困難的家庭,我們建議政府參考租務市場情況作出定期的調整。

2.) 加快公屋輪候時間
現時政府承諾的「上樓」時間,一般家庭為三年,但正在輪候的家庭反映很多都未能三年「上樓」,而家庭成員中有新來港人士的話,輪候時間則需要更長。期望政府落實加快市民「上樓」時間,以解決這些家庭的長遠住屋困難。

3.) 增加公屋興建量
2009年開始至今,公屋新申請數字颷升,2010年(14,700)比2009年(2,800)多出5.2倍;單以2011年1-3月(23,300)也比2010年全年(14,700)多出0.6倍的申請數字,反映過去兩年樓價及租金颷升,令更多家庭需要申請公屋。但以政府過去兩年的建屋量來看,不升反跌,由2009-2010年下跌12.3%;2010-2011年則下跌11.2%,遠遠未能滿足市民對公屋的需求,我們建議政府應增加公屋興建量。

4.) 調低申請公屋資格
是次調查顯示55.3%受訪者是因為入息或資產超額而未能申請公屋,這可能反映申請公屋的「門檻」仍然過高,加上居港不足7年人士也不符合申請資格,令很多低收入及貧困家庭仍被排除於公屋的大門以外。不合符申請資格的家庭,更要長遠承受租金飈升之苦,屋住問題苦無出路。

5.) 復建居屋或政府資助買樓計劃
沒有了居屋,連原本公屋居民可以用「綠表」申請以騰出公屋單位供輪候冊人士「上樓」這個流動性也減少,令輪候公屋的時間更長。若政府能夠提供更多房屋福利,讓不同經濟條件的家庭有更多選擇,則可以各取所需,增加使用公營房屋的流動性,更可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讓最缺乏資源的家庭可以儘快獲得較安穩及妥善的居住環境。

6.) 寬減措施要照顧低收入自力更生的人士
過往政府推出許多紓解民困的措施(如免公屋租金、綜援出雙糧),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人士都沒有受惠,這些不想依賴綜援,希望自力更生的「雙無」人士(無綜援、無公屋)的需要往往被忽略,因此,日後政府推出寬減措施時,應考慮他們都是極需協助的一群。

此外,由於租金水平對家庭引致經濟壓力的問題,我們建議受影響之家庭可用以下家庭紓困減壓四式,紓緩家庭的壓力:

第一式:多商量、多體諒,一家人齊心應付經濟困難;
第二式:儘早向居住地區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求助;
第三式:善用社區資源,參與免費或低收費活動以維繫家庭關係和減壓;
第四式:合乎資格者不要怕麻煩,儘早輪候公屋。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柬國2021全國植堂 減少教會城鄉差距 (今日基督教報)
你所不知道的導演魏德聖(下) (今日基督教報)
世界華福大會37國2100華人參與 (基督教論壇報)
所傳講只有耶穌 安卡羅佈道會撼動南台灣 (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整全福音臨萬民 世界華福大會盛大揭幕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