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0月29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健康教會 必培育優秀神國工人

「自然教會發展」導師訓練
(2009年03月1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與「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聯合舉辦的「自然教會發展導師訓練」,於三月十六至十七日在台北浸信會懷恩堂舉行,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主講。

 講員胡志偉牧師除了傳達「自然教會發展」的基本概念,也談到如何進行「健康教會診斷」問卷調查,及問卷後的跟進。胡牧師表示,「自然教會發展」是一套教會增長的思想範式(Paradigm),注重「質」,而非「量」;它不是一種保證教會增長的方法,也並非要取代神賜予每間教會獨特的異象。

 胡志偉牧師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港澳地區的華人教會經評估後,普遍最弱的項目為「靈性」。胡牧師說,這是因為華人教會看重「人數」,牧養的重點放在「來參加聚會」,但更重要的是信徒的「屬靈生命」究竟如何、是否活出所信,這才是重點。

 胡牧師也說,不要陷入迷思,以為大的教會就是復興、健康,從他長期進行培訓事工來看,他發現在宣教工場上非常優秀的宣教士,常常是由小教會所培訓出來的。他呼籲教會要看重教會是否健康,而非人數,因為健康的教會,對神國有極大的貢獻。

 胡志偉在會中指出,「健康教會診斷」可避免教會投錯資源。他說,有的教會投注心力舉辦特會,使信徒疲於奔命,而未能建立信徒的屬靈生命,或是花錢提升教會軟硬體,卻無法確知信徒的靈命是否更新;有的是成功吸引人進入教會,但卻不能轉化他們成為門徒。胡牧師表示,透過準確的評估,可以校正教會的異象、目標與策略,確定重要事工的價值,並適切地運用教會資源。他說,港澳地區每年九至十一月是教會診斷的「旺季」,因教會想了解本身強項與弱項,以擬定隔年行事曆。

 胡牧師強調,不要認為教會的弱項,是牧者個人的問題,這是「全教會的事」,大家要一同面對改善。不過,對於那些內部已有紛爭的教會,他並不鼓勵進行診斷,以避免衍生更多問題。

 自然教會發展(Natural Church Development,簡稱NCD),原為德國教會研究學者施瓦茨(Christian A. Schwarz)在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六年,以全球上千間教會為研究對象,針對教會成長原理進行研究,歸納出增長教會必備的八種優良特質,分別為「使人得力的領導」、「恩賜為本的事奉」、「充滿熱忱的靈性」、「發揮功能的結構」、「激勵人心的崇拜」、「整全發展的小組」、「需要為本的佈道」及「相親相愛的關係」。「健康教會診斷」乃依據這八種特質,作為八個向度進行趁斷與評估,「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是「國際自然教會發展」正式授權代理港澳教會診斷的單位。(351期╱2009.3.22)

 


其他新聞快報
喜憂參半的心情 (藝文) (基督教論壇報)
沈介仁:到基層事奉 完成主工 (基督教論壇報)
台灣聖教會第廿二屆總會大會 通過教會開拓議案 (基督教論壇報)
什麼是基督徒的特徵記號 (基督教論壇報)
貧民百萬富翁 訴說貧民的悲情 (藝文)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