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5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四十三教會參與.近七千人受惠
「愛心糧倉」感恩會
(2010年04月2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本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不少基層家庭因不合資格而得不到適切援助,長期生活於貧困之中。為補政府現行援助的不足,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於去年八月發起「愛心糧倉」短期食物援助計劃,為一些弱勢社群提供食物援助。計劃至今已開展近一年,主辦單位於四月廿五日下午舉行「以關懷體現愛心.為貧窮建立糧倉」感恩會,由參與計劃的教會和受惠人士分享見證,約一百人出席。

計劃目標:每區至少三間伙伴教會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多個基督教關注基層團體所組成。「愛心糧倉」計劃的服務對象包括突變家庭、低收入家庭、新來港貧困家庭,失業人士、露宿者等。目前有43間伙伴教會參與計劃,截至今年三月底,已服務二千五百個個案及一千二百個家庭,合共六千八百多人。主辦單位表示,他們的目標是有五十間教會參與,每區有至少三間。

已屆六十三歲的受助人麥女士(左圖),於○七年持單程證來港,因不符合資格而無法申請綜援或生果金,僅靠丈夫的二千多元綜援金過活。麥女士需要照顧家中行動不便的丈夫,不可能找一份固定工作,唯有執拾紙皮變賣來幫補家計。教會同工於去年接觸她時,即使在炎熱天氣下,麥女士也會帶著帽子。同工解釋說,麥女士身形瘦弱,加上長期營養不良,在兩三個月內掉落了大半頭髮。但由於麥女士來港定居尚未達七年,無法享用公營醫院的醫療福利,她因無力支付私營診所的二百多元診金,故一直沒有看醫生。

受助人:感謝主耶穌

「愛心糧倉」的義工每月都會把食物送到麥女士家中,並關心她的需要。現在,麥女士的身體已逐漸康復過來,重新長出濃密的頭髮。「愛心糧倉」計劃不但給予麥女士食物援助,也提供情感上的支援。在教會同工接觸她以前,從沒有人關心她的需要,透過同工的介紹,麥女士接受了主耶穌,也認識了一群同路人。生命得以改變,麥女士笑言要感謝主耶穌。

另一位受助人斤叔(左圖),於去年經濟艱難時尋求「愛心糧倉」的援助,並認識了主耶穌。斤叔憶述說,當時正為女兒的寄宿費及書簿費而煩惱,太太卻在經濟最困難時離棄他,但他沒有放棄,反而向主禱告尋求幫助。三天後,斤叔收到他弟弟的電話,主動提出幫他繳付女兒兩個學期的學費,又為女兒添置各樣日用品,令他不禁驚嘆神的奇妙作為及豐足的供應。

讓人看見神與窮人同在

受助人分享見證後,禧福協會總幹事劉達芳及各個伙伴教會代表帶領會眾誦讀宣言,表示「今天教會要承接耶穌的使命:靠著聖靈的能力,進到貧民區中,以關懷體現愛心,為窮人建立糧倉。」他們又同心呼籲更多教會投入這行列,讓世人看見神常與窮人同在。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前會長李炳光牧師(左圖)表示,心靈上的支援比食物援助更重要,而「愛心糧倉」不僅給予食物,也付出愛心扶助弱小。他呼籲會眾將感動化成行動,立志每天為「愛心糧倉」祈禱,盡力關懷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又要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計劃,希望透過各人的小小燭光,燃點黑暗,為社會帶來祝福。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考慮洗禮申請不涉政治立場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限制教堂鳴鐘有違表達自由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長老教會台北中會舉目向山祈禱會 信徒雨中禱告呼求 (基督教論壇報)
孫大程日本岡山佈道會 數百人決志 (基督教論壇報)
認同基督教價值與生活相關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