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11月1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數位帝國危機 防範演算法不公義

45位普世代表齊聚韓國 探人工智慧對全球不平等與生態影響
(2025年09月0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曾俊柏編譯】面對人工智慧(AI)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全球變革,世界傳道會(CWM)、普世教協(WCC)、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等普世組織,8月27至29日在韓國抱川市(Pocheon)舉辦「新型國際金融與經濟架構」(NIFEA)研討會。45位來自全球各地的神學家、教會領袖與青年代表,共同檢視新興科技的倫理挑戰。與會者警告,若缺乏道德規範與精神原則的引導,新興科技恐將加劇全球不平等,甚至引發社會對立,形成一個隱蔽的「數位帝國」。

troubleshoot問題診斷:新革命下的舊傷與風險

會議首先診斷當前技術發展的根本問題。CWM生態與經濟事工幹事戴蒙.姆坎達維爾(Daimon Mkandawire)牧師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並非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而是落在早已被殖民與剝削所傷害的土地上。他警告,若演算法持續為利潤服務,將會把勞動者貶低為可拋棄的「數據點」,並將自然萬物化約為可供榨取的機器。

這項擔憂也延伸至生態與社會層面。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代表、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生林宛柔分析,AI產業從硬體製造到數據中心運作,都高度依賴能源消耗與資源開採,其所宣稱的環保效益,遠遠被其巨大的碳足跡所抵銷。

韓國慶安神學大學院大學(Gyeongan Theological Graduate University)教授朴聖元(Park Seong-won)牧師則提醒,技術引發的大規模失業與數位落差,可能導致仇恨與社會兩極分化,構成嚴峻的社會風險。

mindfulness神學反思:呼喚一場「屬靈革命」

面對技術帶來的挑戰,與會者共同呼籲一場「屬靈革命」(Spiritual Revolution),以信仰價值制衡冰冷的技術理性。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神學研究院(Ewha Womans University’s School of Theology)院長張倫才(Chang Yoon-Jae)強調,教會的使命不應只是追求設備的「超級連接」(hyper-connectivity),而是要為上帝、人類與所有受造物之間恢復一種深刻且真實的「完全共融」而努力。

這個觀點重新定義了技術發展的目標,強調技術必須以促進人的尊嚴與社群福祉為前提,而非僅追求效率與利潤。會議指出,基督信仰的使命不僅是質問歷史上的不公義,更要為演算法主導的未來提供一次迫切需要的「屬靈檢視」,確保人性價值不被自動化技術所侵蝕。

add_task行動方案:從倡議到建構生命經濟

在診斷問題與神學反思之後,會議的最終目標是形成具體的行動方案。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of Trinidad and Tobago)牧師納米利亞.盧奇曼(Namelia Lutchman)疾呼,教會必須團結起來,從慈善救濟轉向結構性的變革,共同抵制將人與自然商品化的技術趨勢。

為此,研討會最終達成共識,將共同發表一份詳盡的「神學公報」(communiqué)與具體的「倡議計畫」。這項計畫之目的在於推動一個植根於關懷、正義和生態恢復的「生命經濟」(Economy of Life),並要求技術的未來必須由公平、永續和人類尊嚴等核心價值觀來塑造,並彰顯信仰群體將不僅是倫理的呼籲者,更將成為推動具體政策與經濟模式轉型的參與者。(資料來源:CWM、WCRC、Ecumenical News)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亞太區會議在台舉行 聚焦台海危機與區域安全 (教會公報)
亞洲教協探討教會治理 培育廉能管家 (教會公報)
穿越百年對話 《一代醫人》杜聰明動畫首映會 (教會公報)
自殺重返十大死因 馬偕醫院宣導「1問2應3轉介」 (教會公報)
「是神調兵遣將!」支持超過千位宣教士 MFCI寫下全球福音篇章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