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美國崇拜出席呈逆轉 牧養年輕人機遇與挑戰

(2025年09月0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綜合報導】由巴納集團(Barna Group)與 科技平台Gloo 合作的〈教會狀況〉(State of the Church)研究發現,美國教會的崇拜出席次數出現了歷史性的世代性的逆轉,Z世代和千禧世代超越長者,成為最恆常出席的會友。

       巴納集團從1月至7月期間,進行了5,000多份線上調查,發現在疫情之後,Z世代會眾(1997-2007年出生)的出席次數呈現顯著增長。執行長金納曼(David Kinnaman)表示,在疫情期間,月均崇拜出席次數為1,是50年來的低位,但現在Z世代的次數上升至1.9次,相當於每年23次。而千禧世代會眾(1981-1996年出生)則為1.8次,相當於每年22次。

       該集團副總裁科普蘭(Daniel Copeland)強調:「年輕人出席次數增加並不是典型的趨勢,以往年長的會眾才是最忠心的出席者。對教會領袖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屬靈的更新正在塑造今日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

       長者的崇拜出席次數與年輕世代形成強烈對比,1946年前出生的人年均次數減少了11次,而嬰兒潮世代會眾(1946-1964年出生)則減少了7次。回顧過去,2000年的月均次數高於24次。X世代會眾(1965-1980年出生)的月均次數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平均每月約為1.6次。

       除出席次數下降外,更有大量長者停止聚會。據2007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約22%的65歲以上人士很少或從不去教會,但最新的數字已上升至40%,意味著在過去20年,每100位年長者就約有18位停止聚會。

       另一方面,年輕世代月均出席次數雖為1.6次,相當於每5個禮拜2次,出席頻率並不理想。皮尤調研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另一項調查也顯示,只有45%的30歲以下的成年人出席崇拜,在10年內下降了接近20%。


機遇和挑戰
       年輕世代重新被點燃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一方面教會可以透過關係連結、屬靈指導和歸屬感來培育並堅固年輕人的信心,但另一方面,教會需要重新構想門徒訓練的途徑。
 
       金納曼強調:「研究表明教會的結構正在產生變化。與10年前相比,變得更為緊張,也不再模糊。對教會領袖來說,新一代湧入教會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必需妥善處理。我們的研究清楚表明,單單出席教會並不能培養出委身的門徒。即使年輕一代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如何塑造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教會之外也能活出信仰,仍然是一項挑戰。」

       為彌補出席率不夠規律,數位工具和線上資源可以增強弟兄姊妹對主日的體驗。Gloo 總裁希爾(Brad Hill) 表示:「重視關係觸點和數位互動的教會能更有效地接觸年輕一代。」而金納曼則提議教會重整門訓、教學和建設社區等日程。

  禱告焦點:
  1. 為Z世代渴求教會生活獻上感恩,求主保守他們的心,並在屬靈上有所成長。
  2. 求主帶領敎會重整門訓架構,重新想像如何牧養年輕人和長者,興起更多弟兄姊妹成為領袖。

 


其他新聞快報
無論遭遇何事,依然揚聲讚美 黃樂心病痛中靠主站立推己及人化做祝福 (基督教論壇報)
從追垃圾車到線上預約解決 陳稟韜大四勇敢創業 每天倚靠神做好忠心「管家」 (基督教論壇報)
愛會讓人勇敢! 青年創業家Kimberley投身教育和公益 因信仰點燃創新力 (基督教論壇報)
蘇格蘭百年教堂不敵財務壓力將關閉 曾因連環殺手藏屍蒙陰影 (基督教論壇報)
研究:Z 世代與千禧世代首度超越長輩 成美國最常上教會的群體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