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elly Ng)
2025年5月下旬,楊巧雙在對大學講師卡瑪魯·尤索夫 (Kamarul Zaman Yusoff) 的誹謗訴訟中勝訴。尤索夫曾指控楊巧雙利用自己的回憶錄,企圖將馬來西亞變成一個基督教國家。
這場訴訟由楊巧雙於2022年提起,聚焦於尤索夫2017年5月在臉書發布的兩則貼文暗指她透過政治職位「推動基督教議程」。其中一篇更直接點名她的自傳,批評楊巧雙在書中談及自己的信仰歷程,以及決定從政的原因。
高等法院法官蘇萊曼 (Aliza Sulaiman) 裁定這兩則貼文構成誹謗,指出其內容將楊巧雙塑造成伊斯蘭教的威脅,也就是馬來西亞的主流宗教。
法官在5月30日的判決中表示:「在這個多元種族及多元宗教的國家裡,宗教議題極為敏感,(尤索夫的) 指控可能讓人蒙受仇恨、嘲弄及蔑視。」
法院命令尤索夫——馬來西亞北方大學的政治學者——賠償楊巧雙40萬令吉 (約9萬5千美元)。尤索夫計劃對此判決提出上訴。
楊巧雙透過簡訊告訴本刊,高院的裁決終於「為我多年來因信仰及著作而遭受的虛假指控洗清名聲。」
「對於會有什麼樣的仲裁結果,我完全信靠主……真正的公義確實彰顯。」
儘管其他宗教信仰在馬來西亞表達自己觀點的空間日漸收縮,馬來西亞的基督教學者仍讚賞楊巧雙在這場誹謗官司中的勝訴。
楊巧雙曾受律師訓練,於2008年投身政壇,現任馬來西亞青年與體育部長。在這個穆斯林人口約占64%的國家裡,身為少數的基督徒女性政治人物,46歲的她早已對各種攻擊司空見慣。
這場爭議的核心,是她於2014年出版的書籍《成為巧雙:一段個人旅程》(Becoming Hannah: A Personal Journey)。書中描述她的信仰如何引導她走入政治,與她原本想留在澳洲從事法律工作的計畫大相逕庭。楊巧雙的基督徒身分貫穿整本書,除了大量引用聖經經文,也詳述一些預言性的內容。
楊巧雙在2024年11月出庭作證時,曾說明她寫這本書的原因:「自從我成為政治人物後……有許多教會不願與政治人物扯上關係。而既然我順服呼召、透過政治來服事國家,我就不想再上台講道。但還是有很多人想聽我分享,想知道我為何進入黑暗之地,透過參與政治來對抗貪腐。」
2025年1月,吉隆坡一名警察局長表示,已有182份針對楊巧雙這本書的報案紀錄,指控她試圖「宣揚基督教」並將馬來西亞變成一個基督教國家。數個穆斯林組織也呼籲內政部查禁她的書。
2024年12月,高等法院駁回楊巧雙針對前全國警察總長哈山 (Tan Sri Musa Hassan) 提起的另一樁誹謗訴訟。此案涉及哈山在馬拉工藝大學一次演講中發表的類似評論。楊巧雙表示,哈山不僅指控她利用書籍進行傳教,還聲稱她與意圖破壞「伊斯蘭信仰及馬來西亞」的基督徒和猶太人有所聯繫。
楊巧雙是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 (DAP) 成員,29歲時代表家鄉梳邦再也 (Subang Jaya) 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她曾告訴新加坡基督教媒體《鹽與光》(Salt&Light),當時一些選民批評她年輕又缺乏經驗,在她第一任期內便開始要求她辭職。
楊坦承,當時她曾萌生退意。
「有時候,順服並向上帝說『是』之後,仍有很艱難的工作要做,」她向《鹽與光》表示,「而這份工作真的很難。我好多次想要放棄,甚至威脅上帝說:『我不要再做了。』」
一位牧師鼓勵她持守信心,走長遠的路,並提醒她,耶穌也曾為我們的罪背起十字架,即使被祂最親近的人拒絕。
五年後,楊巧雙成為雪蘭莪州議會議長,是馬來西亞歷來第一位女性議長,也是最年輕的議長。
2018年,在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 (Barisan Nasional) 敗選後,希盟 (Pakatan Harapan) 上台執政,民主行動黨是該聯盟成員之一。楊巧雙也獲任命為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副部長。她在任內積極推動終止家庭暴力、棄嬰及童婚等政策。
截至目前,馬來西亞法律仍允許18歲以下的女孩在獲得伊斯蘭法庭許可的情況下結婚。
2022年,楊巧雙出任青年與體育部部長,她的目標之一是協助馬來西亞贏得首面奧運金牌。
儘管面對諸多挑戰,楊巧雙仍強調基督徒參與政治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遠離政治,人們就看不見上帝,」她在《鹽與光》的訪談中表示,「我認為,最大的錯誤就是相信仇敵的謊言:教會不應涉入政治。但政治並非污穢骯髒乃至我們無法在其中發光的領域。事實上,一個地方越黑暗,就越容易使你成為光。」
雖然法院的判決明確表示,對宗教少數族群提出的無根指控,在法律上是不能成立的,但馬來西亞人權律師Andrew Khoo指出,在社會輿論場上,情況可能完全不同。
「正如污衊楊巧雙的尤索夫所說的,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名講師及穆斯林,有責任向大眾揭露這本書的內容,因為他擔心基督教會對人們產生影響,」Andrew Khoo說。「他這種說法符合 (馬來西亞) 目前的敘事,認為基督教潛伏在陰影中……伺機在社會中播下混淆人們宗教信仰的種子。」
儘管宗教自由在馬來西亞是憲法保障的權利,但「伊斯蘭常被視為『聯邦的宗教,而其他宗教都無關緊要』,」拉曼大學政治學講師Chris Chong指出。
馬來西亞憲法也限制「對穆斯林傳教」的行為,並禁止馬來族裔改信其他宗教。
Chris Chong和Andrew Khoo皆認為,近年來,跨宗教對話以及非伊斯蘭觀點的分享空間已日益縮小。
Andrew Khoo指出:「這類對話如今往往僅限於特定群體內,且只在閉門的情況下進行,以免『混淆』大眾。『寬容、忍耐』的姿態已取代『真正的接納』,而宗教多元性也越來越被視為對主流宗教 (伊斯蘭教) 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