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陽整理報導】40多歲的林先生長年與重症肌無力共處,近期因反覆出現尿急、漏尿與排尿不乾淨的困擾,求助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發現竟是膀胱功能異常。泌尿外科醫師依重症肌無力疾病特性審慎選藥,短期內顯著改善患者泌尿症狀,同時避免影響呼吸肌運作。
彰基泌尿外科醫師方楚文表示,經檢查後發現患者殘尿量逾200c.c.,已合併急性泌尿道感染,「這不是單純的泌尿問題,而是與重症肌無力造成的膀胱功能異常有關。」重症肌無力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神經傳導至肌肉的訊號減弱,造成骨骼肌無力。而患者膀胱逼尿肌受影響,形成「前強後弱」型膀胱收縮異常,嚴重時可引發感染或腎臟損傷。
方楚文指出,常見治療排尿障礙的藥物和抗生素,可能進一步干擾在重症肌無力患者的神經肌肉傳導,引發更嚴重的肌肉無力反應,甚至導致呼吸肌無力、無法換氣;因此在治療上需審慎評估,選用對神經肌肉影響最小的藥物。此案前10天內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與穩定發炎指數,後醫療團隊進一步安排尿動力學檢查,施以個別化藥物調整,症狀明顯減輕、排尿順暢,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六週後回診顯示狀況穩定,未再惡化,顯示治療策略安全有效。
方楚文提醒,排尿問題在神經肌肉疾病患者中並不少見,卻常被忽視。對這類病人開立藥物時,不能照本宣科,而應與泌尿科或神經內科醫師共同評估與協調治療策略,才能真正提升病人生活品質,並避免潛在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