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聖經網新聞中心-記者劉以琳香港報導)致力於「連結與分享」的異象,盼能分享全球華文基督教資源,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簡稱網協)由秘書長王獻宗帶領團隊,於今年5月12至21日前往香港為期10天,安排與多個宗派教會及機構會面。行程於5月13日上午,拜訪香港忠僕事奉中心顧問翁麗玉牧師、劉偉驎傳道等團隊。
秘書長王獻宗分享到,認識翁姊20多年,不論是在事工、團隊中她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許多人生命的教練或老師,特別在傳揚福音、職場裝備上都極為認真與專業,更是把上帝託付的大使命,作為她人生的第一首位,因此來到香港第一站一定要拜訪她。

以「職場傳道」為核心異象 深化門徒培訓與心靈關顧
翁牧師談到她起初從台灣到香港,如何回應神的呼召!她說,自2004年明確領受呼召、2006年正式定居香港展開事奉以來,紮根在香港的忠僕事奉中心,已走過逾二十載的歷程。而這扎根的起源可追溯至20多年前在香港地鐵站的一個感動,當時體會到大量上班族若未得福音將何去何從。忠僕事奉中心的核心異象堅定於「職場宣教」,深信聖經所載「主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唯有在廣大的職場中才有可能實現。
忠僕事奉中心獨特的「職場傳道」模式,多年來已培訓了1、2000多位的「雙職傳道」。這些學員在各自的職場上切實履行傳福音的使命,其執行力甚至被認為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好。在這裡,極為重視訓練學生的心智,使同工與學員對於加入團隊,或參與事工的目的有著清楚的認知。這種共同的心智與明確的目標,造就了團隊之間多年穩固的默契與高度的忠誠度。學員不設畢業制度,完成三年裝備後,即可加入「職場傳道會」(BPA)持續實踐與成長,並有機會參與海外短宣、兒童品格班及專題講座等多元事奉。
忠僕事奉中心的事工發展與香港社會的實際需要緊密連結。考量到社會的需要,像是憂鬱症、情緒病患者增多,忠僕事奉中心特別設立了「巴拿巴輔導裝備學院」,從中專注於心靈重建與輔導,教導弟兄姊妹學習聆聽、關懷與專注,以便能更好地陪伴身邊有需要的人。每年都會進行社會調查,透過深入職場各階層的學員收集數據,了解香港人的情緒指數、牧者及會眾的情緒需要等,並定期公開發表研究結果。此外,因應環境議題的需要,也成立了「波阿斯學院」,透過不同課程,建立健康正向生命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回饋上帝創造的世界。
香港教會的獨特文化 時代社會的挑戰
相較於一些信徒較傾向跟隨教會整體方向的文化,香港教會面臨著許多獨特的挑戰。教會之間在經歷某些時期後出現分歧,導致一些人因害怕衝突而選擇不參與教會聚會。儘管香港教會曾參與過全球多項教會更新運動,例如靈恩更新、禱告山、小組教會及標竿人生等,但這些運動難以全面整合,不同堂會之間傾向於獨立發展,難以形成廣泛的合作。
另外,香港普遍居住空間狹小,家庭關係壓力較大,弟兄姊妹因此更傾向於參與外面的活動或受訓。忠僕事奉中心提供一個更為開放的空間,讓學員感到自在並願意分享生活中的心事與難處,團隊也能進行更深入的牧養。
應對科技浪潮:AI 的潛力與教會的回應
面對快速發展的科技,忠僕事奉中心也開始思考人工智慧(AI)對教會與培訓可能帶來的影響。他們曾嘗試讓同工與AI進行對話,尤其是在輔導領域。儘管AI在某個階段能提供資訊或應答,但最終會表示其機器人身份,無法取代人類的情感連結與深層心靈需求。她認為,AI永遠無法觸及人心靈中最深的「真空地帶」,這部分唯有上帝能夠填補。
秘書長王獻宗特別致贈,由協會副秘書長蒲正寧撰寫的《AI時代教會的24堂必修課》分享回應,AI在這世代中扮演的角色。他指出,AI在教會行政工作上的巨大潛力,像是AI可以協助整理與簡化大量數據、撰寫工作報告摘要、處理奉獻收據等繁瑣事務。這能大幅減少行政工作所需的時間與人力。AI也被視為可以輔助產生內容的工具,例如:協助主日學老師準備教材和問題。因此,AI可以成為牧者和同工的「個人助理」(personal assistant)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王獻宗指出,計畫將網路事工與AI慢慢作結合,例如將活動訊息與教會資料庫串聯,協助教會積累歷史資訊,並鼓勵教會產出更多優質內容以應對AI可能產生的失真問題。未來透過傳遞異象方向,引起教會的共鳴,看見需要且能回應需要。然而,他說,AI目前的數據分析錯誤率仍高,在處理精確數字時必須謹慎。但其在模糊處理和提供發想空間方面的價值仍不容忽視。重要的原則是「善用科技,不被科技限制」,並專注於去補足科技無法做到的人心靈層面的工作,但他也相信,在充滿變數的時代,持續預備、善用資源,且並聚焦教會、弟兄姊妹的需要,是可以迎接未來復興浪潮的關鍵。
後疫情社會與教會結構改變 盼全方位職宣走進人心
「面對後疫情的社會與教會結構改變,如今的現況已不同以往!」翁牧師說,忠僕事奉中心認為需要創新多元的渠道來傳遞福音。因此,對未來抱持盼望,認為在人心感到無助、社會動盪不安時,相信教會將成為人們回歸尋求慰藉之處。現階段視為重要的「預備」時期,不論是但以理學院、巴拿巴輔導裝備學院、波阿斯學院、Nice Talk 好好傾,希望成為全方位職場宣教的平台,也期盼每一位基督徒都能為大復興做好準備。
翁牧師鼓勵網協團隊 持續做網路事工不放棄!
會議中,翁牧師也再再鼓勵網路發展協會團隊,尤其是網路事工的「教會機構名錄」、「全球華文服務」等建立與串聯本就不易,甚至此刻談到AI工具如何幫助與建造教會等,鼓勵團隊都無所不用其極在各宗派或各教會中推廣,找到開始的見證,然後在當中持續分享與倡議,其目標並非要求教會進行整體性的大幅變革,而是期望部分教會能有成功應用的典範,透過這些案例來產生影響力,相信能成為教會前線的祝福,後端福音工作的支持。



*關於香港忠僕事奉中心,是以純正信仰培訓職場基督徒成為「雙職傳道」,獻身為主,推動職場宣教及職場轉化,完成基督託付的大使命。
「職場」是需要愛心加上使命才能進入的宣教領域,當耶穌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19)相信有神的應許,每一位委身宣教的職場基督徒都將成為得人的漁夫。
相關連結與資源
關於香港忠僕事奉中心:https://mpoffice.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