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7月3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新柏林會議反思殖民歷史 承擔歷史責任

(2025年05月2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陳俞含編譯】5月18日,「柏林1884~1885年暨反非裔歧視:尋求反種族歧視共同普世願景」(Berlin 1884-1885 and Anti-Black Racism: In Search of a Shared Anti-Racist Ecumenical Vision)國際會議於柏林舉行,與會者一致承認,殖民主義曾留下的嚴重創傷,至今仍未癒合。

普世教協(WCC)前總幹事康拉德.雷瑟(Konrad Raiser)在開幕儀式上,指出會議的核心目標,在於延續普世運動對抗種族主義與種族歧視的長期努力。WCC生命、正義與和平(Life, Justice, and Peace)計畫主任肯尼斯.穆塔塔(Kenneth Mtata)牧師談到,一百四十年多年前,多位政治領袖在柏林開會分割非洲領土。「當時他們不希望在瓜分非洲資源時起衝突,但今天我們並不是要稱頌他們的決定。」

德國教協(CCG)主席克里斯多福.伊斯特修(Christopher Easthill)牧師說,許多教會都是這些決定的幫凶。他表示,糾正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行為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批評,即使是承認殖民主義的罪愆也會受到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回到犯罪現場舉行這場會議,是非常及時且值得讚揚的。與會者承認,雖然他們無法撤回當年的會議,但他們可以重塑會議,傳達出截然不同的訊息。

德國福音教會協會(EKD Council)代表席兒可.萊赫納(Silke Lechner)博士直言,當年的柏林會議為一種權力掠奪,德國教會的前輩也參與種族主義的形成與發展。德國「世界之糧」(Bread for the World)主席達格瑪.普因(Dagmar Pruin)博士表示,這是必須以誠實和謙卑態度檢視的課題。「我們的機構、工作方式以及對發展的理解,都是殖民所遺留的後果。承認這一點並不是為了指責,而是要承擔責任。」(資料來源:WCC)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雅典「生命與工作」會議 擁抱受苦肢體 (教會公報)
僑愛教會慶67週年 捐贈首本小會議事錄予總會歷史檔案館 (教會公報)
感恩有你!「榮神益人」理念延續30年,致福成為在地永續祝福! (基督教今日報)
愛心重新被喚醒的感覺很好!《萬王之王》公益捐票超過3400張,向失親兒種下福音種子 (基督教今日報)
傳說中的《聖經》「伊甸園」所在面臨存亡危機?千年沼澤正漸乾涸…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