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8月12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孤獨危機 美國聯合衛理公會以新意表達尋突破

(2025年03月1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蔡育臻編譯】隨著全球孤獨感蔓延,傳統教會的吸引力逐漸下降,美國興起「新意表達」(Fresh Expressions)運動,以更靈活、貼近人心的方式回應人們的心靈渴求。聯合衛理公會(UMC)牧師暨該運動負責人麥可.亞當.貝克(Michael Adam Beck)表示,現代人正深受孤獨困擾,而傳統教會的固定聚會模式,反而可能加劇這種疏離感。

貝克指出,傳統教會長期以來扮演「主人」,期待會眾主動前來聚會,但現代社會抗拒會員制、排斥組織歸屬感,教會應轉變為「客人」,走入人群,建立小型社群。他強調,社群媒體雖帶來短暫的連結感,卻無法取代真實互動,而社交孤立已被證實會提高心臟病、中風與失智症的風險。

「新意表達」運動於2000年代初期在英國的衛理公會和聖公會中展開,當時教會開始「將現有的教會文化與新啟發的方式結合起來,以接觸那些不去教會的人。」十年後,這個概念傳播到美國,作為接觸與組織宗教沒有聯繫的美國人的一種方式。「新意表達」將有共同興趣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形成較小的群體,而沒有招募成員參加教會的議程。它可以是嚴肅的戒癮12步驟計畫,也可以是輕鬆的漫畫欣賞、保齡球聚會,或只是一杯熱咖啡的閒聊。

貝克指出,教會仍是尋求歸屬感的重要場所,然而,許多教會的聯繫與關懷流於形式。「『新意表達』提供更深層的互動,」他補充,「參與者得以分享真實生活的掙扎,並在日常場域建立連結。」相較之下,傳統教會未必能滿足人們對深度群體的渴求,因此,貝克認為「新意表達」更能回應現代人對歸屬感與支持的需求,不僅促進真實生活的分享,也建立了更深厚的關係,進而打造出聖經所描述的「團契」(Koinonia)精神。(資料來源:UM News)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父親曾是我最害怕的人…」從仇恨到饒恕,她如何靠神跨越過去枷鎖? (基督教今日報)
為國禁食禱告首日》領受歷史性的「代禱者恩膏」,極大宣教運動要從台灣發出 (基督教今日報)
從台積電在美投資看上帝在沙漠中開江河 牧師:上帝對台美有心意 (基督教今日報)
災後再走一哩路!面對雙老夾擊,芥菜種會啟動並籲支持生計及心靈之需 (基督教今日報)
二林基督教醫院舉辦「童心同行母愛關懷」婦幼節母子共享歡樂與健康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