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1月5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呼召不只關乎做什麼工作
我們常常把我們的呼召與上帝對我們職業的旨意混為一談,但這合乎聖經教導嗎?
(2024年12月2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Steven Zhou)當基督徒談論工作時,許多對話都會圍繞著辨識上帝對他們人生的計劃。身為一個畢業於基督教大學的人,我發現,以信仰為基礎的學校和教會經常要求年輕人思考這個問題:「上帝對你職業生涯的旨意是什麼?」

是的,這些問題很重要──辨識自己在某一職業道路上的呼召,並全心全意地追尋它,可以讓人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意義感。想必這也是做上帝預備我們行的善工的過程的一部分 (以弗所書2:10)。但很多時候,在我們試圖分辨職業呼召時,我們常預設實現這種呼召所需的就是「解碼」上帝的計劃,然後找到一份符合這個計劃的工作。

這種預設在最好的情況下是種誤導,但在糟糕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是有害的。為什麼呢?讓我們看一些我在研究中常見到的問題:

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認為音樂是她的呼召。然而,在多年於一間又一間小型按次付費的酒吧演出後,仍看不到任何長期穩定工作的機會,於是她放棄了。她最後找到一份管理餐廳的穩定工作。但對她來說,這份工作是次等的選擇,更像在浪費上帝賦予她的才華。她原本期待在音樂上的突破能帶她走向合適的職業道路。

另一個年輕人覺得自己被呼召去幫助問題少年,但他的父母堅持他先找到一份穩定工作來還清學生貸款。每天早上走進辦公室時,他覺得自己在賤賣靈魂,而不是在做上帝明確告訴他要做的事。

或者想想這個全心投入事工的宣教士家庭:在經歷一系列他們無法控制的簽證問題後,他們不得不回到美國,感覺自己辜負了上帝和他們的使命。

你也可能經歷過全心全意追隨呼召時的初期喜悅,甚至找到一份完全符合你的呼召的工作。但有時,呼召──尤其是未能實現的呼召──不知怎的卻會讓人感到倦怠、壓力、失敗和不滿足。

如果關於職業的呼召是如此美好及崇高的追求,為什麼有時 (甚至常常) 會讓我們這麼困擾?

我認為我們對職業呼召的理解需要更新——需要將它與現代人的「事業成功觀」區分開來,並拓寬我們對工作和時間的理解。如果我們這樣做,也許就能以一種更健康的方式來辨別和追求我們的呼召。

在我攻讀職業心理學博士學位的過程中,我查考數十年來關於呼召的觀念及其正面影響的研究。許多研究表明,擁有一種「呼召感」與個人的滿足感、效用感及意義感之間存在關聯。擁有呼召感甚至可以提高職業表現。

但事情並非總是如此美好。學術研究已經開始揭示追求呼召時的「陰暗面」。

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描述職業呼召,我們往往會得出錯誤的推論,尤其在職業呼召的「必要性」和「對結果的控制」方面。我們經常假定我們必須找到一份呼召中的職業,或是一旦確定自己有什麼樣的呼召,就必須找到一份能實現它的工作。

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基督徒可以在沒有辨認出一個特定的職業呼召的情況下,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傾聽上帝的呼召並榮耀祂。

我們不該告訴彼此,找到呼召 (更別說實現它) 是敬虔的必要條件。然而我們可以強調,呼召是值得憧憬的、有價值的目標,其實現取決於適當的條件。呼召更像是擁有一套房子 (令人嚮往但非必需),而非殷勤地善待他人之心 (基督徒都應擁有的美德,無論是否擁有房子)。

即使一個人已經確定自己的呼召是什麼,也可能因為該領域的工作機會不足,或其他外在因素的阻礙而無法進入或留在該領域,無論他多麼努力嘗試。這可能導致因對職業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而產生巨大的壓力。

許多人在認識到自己的呼召為何卻未能實現它時,會感到遺憾、壓力或失望。在一項針對378名美國教職員的研究中,那些認為目前的工作無法實現自己呼召的人所回報的生活、工作和健康狀況,比那些認為自己沒有呼召的人更糟。研究人員總結道:「『擁有呼召』只有在能實現它時才是好事,但如果無法實現呼召,反而可能比根本沒有呼召更慘。」

另一項對450名音樂家進行長達11年的研究發現,那些對音樂有強烈呼召感的人更有可能從事音樂專業。諷刺的是,研究還揭示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職業初期呼召感越強的人,自我認知的能力越高,但這並沒有反映在他們實際的能力上。」換句話說,他們的呼召感與他們的天賦/水準並不一致。

當人們試圖進入他們認為自己應從事的領域時,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一種不愉快的狀態,如研究人員所形容,「對未實現的呼召感到遺憾,以及因追求尚未實現的呼召的困難過程倍感壓力」。

更甚者,即便人們找到符合其呼召的工作,也往往容易陷入導致倦、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行為模式中。

關於職業呼召的「陰暗面」的早期研究之一,來自2009年針對美國動物園管理員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有強烈呼召感的動物園管理員,在工作中獲得了更廣泛的意義感和價值感,但也因犧牲薪資、時間和舒適感而受苦。在2023年關於路德宗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中,紐伯里學院(Newberry College)的休斯教授(Krista E. Hughes)稱這種現象為「熱情稅」,並認為這種稅已「高得令人擔憂」。

當一個人的呼召是從事低收入、高工作量、高壓力且工作與生活界限不明顯的職業(如傳道人的工作) ,並且他允許自己的「呼召感」壓過生活的「實際需求」時,似乎會成為一條極易滑落的斜坡。傳道人因長時間工作、不要求合理的加薪,最終因倦怠而離開事工的例子並不少見。

但我確實希望鼓勵每個人,無論年輕還是年長,都能仔細思考上帝呼召他們去做哪些事。我們可以這樣禱告:「耶和華啊,求祢將祢的道指示我,將祢的路教訓我。」(詩25:4)。我們可以祈求上帝「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並 「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詩篇90:12、17)。我們知道,上帝邀請我們參與祂在地上的旨意和國度,我們請求祂裝備並成全我們,使我們能履行祂的旨意 (希伯來書13:20-21)。

去年,我和我的同事發表一篇研究論文,倡導重新界定「呼召」的概念。我認為這對認真跟隨上帝的基督徒尤其重要。

需要做的第一個步驟,可能是將我們對呼召的理解與現代職業的成功觀區分開來。當我們說某種工作是我們的呼召時,我們似乎會附加一個額外的期望,就是我們應該會在這份工作中「成功」。這種成功或許不是經濟層面的——尤其是如果我們的呼召與基督教事工相關——但至少在其他方面,我們常以成功的程度來確認自己是否實踐了呼召。無論是升職、擁有文化影響力或教會的增長,我們視這些為我們有效地履行上帝旨意的證據,並誤認如果這真的是上帝的呼召,這些成果就應當出現。

讓我澄清一下,成功的跡象並不是壞事。但它們很容易被扭曲為偶像,我們將高尚的目標變為驕傲、不切實際的期望,更加關注世界的回饋而非上帝本身。約翰·派博牧師 (John Piper) 在他的書《對上帝的渴望》(A Hunger for God)中寫道:

「愛上帝」這件事最大的阻礙不是祂的敵人,而是祂的恩賜/禮物… 因為當這些恩賜取代了我們對上帝本身的渴望時,我們幾乎無法發現偶像崇拜的事實,並且幾乎無法被治癒。

每個人辨別並追求呼召的旅程和結果都不一樣。若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便能從一種僵化的「實踐呼召的模式」中解放出來,使我們能僅憑信心探索上帝為我們預備的任何事物。

接下來,我們需要拓寬對工作和呼召的理解。「工作」遠不僅僅是有償的職業。呼召的實現可能不局限於某種具體的工作職位,而是涵蓋更廣泛的活動範疇,這些活動未必都發生在有償工作的領域。

也許你的呼召是成為作家。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成為一位靠暢銷書為生的專業作家。你的呼召可以體現在為教會的教育資源庫撰寫短篇故事中,或透過偶爾出版一本書來祝福少量讀者的生命。

如果你主要的職業和呼召不同,你也能同時進行兩者。想想保羅,他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被上帝直接呼召,成為初代教會成長的催化劑 (使徒行傳第九章)。然而保羅似乎繼續做著他日間的工作:製作帳篷。他透過這份工作既養活自己,也推展神的國度 (使徒行傳18:2-3;帖撒羅尼迦前書2:9)。

再來,我們同樣需要擴展我們對「呼召的時間框架」的理解。當我們開始透過呼召追求上帝對我們生命的旨意時,我們似乎常預設這是一種即刻發生的追求。但實際上,呼召可能需要時間才能結果累累。也就是說,我們可能在人生很早期就辨別出上帝的呼召,但祂為我們設定的道路可能會讓我們經歷無數曲折的路徑,然後我們才能找到能實踐我們呼召的職業。

但在這之前的所有歲月不應被視為分心或浪費掉的時間,而是上帝用來塑造和預備我們未來的重要基石。以約瑟為例,他關於未來的夢首次出現在《創世記》37章。但這些夢直到多年後才實現——在他經歷了無數試煉和艱難後。

同樣的,即使找到能實現呼召的工作,我們也需要記住,這種工作不一定會永遠持續下去。有些呼召可能只持續幾年,有些則可能持續一輩子。當你的工作因裁員、家庭需求或新科技等因素改變時,並不代表你失去了呼召。也許你已經完成了這ㄧ職業上的呼召,上帝正在引領你走向新的呼召或暫時的休息。

現在,職業輔導領域已開始調整對呼召的看法。以前,一些諮詢師對幫助學生辨別呼召持謹慎態度,擔心如果學生的處境導致他們走向與感知到的呼召不符的工作,可能會適得其反。然而,2020年一項研究指出,職涯諮詢師可以在幫助年輕人分辨呼召的同時,不過度擔心如果他們未追尋這個呼召,會對人生產生負面影響。

因為,若諮詢師鼓勵、教導年輕人靈活看待呼召和職業的形式,辨識呼召的益處會更為明顯。這也可以緩解諸如職業倦怠、工作與生活失衡和不健康的壓力等負面影響。

不過,我們也仍有理由持謹慎的態度。一項針對業餘音樂家的研究指出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那些具有較強呼召感的人,更可能忽視與他們感知的職業呼召相矛盾的職業建議,即使這些建議來自值得信賴的人生導師。

綜合以上因素,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需要在職涯諮詢的研究和資源方面投入更多努力。

基督徒雖需要辨別並追尋職業上的呼召,但在這個過程中,若能以服事上帝國度的更廣大目標為重心,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呼召的看法,並增添我們在人生其他方面回應上帝呼召的喜樂機會,而不僅僅侷限於工作層面。或許,我們應該問些更好的問題:

我的呼召只能透過特定的全職工作來實現嗎?
現在是否有與我的呼召相符的工作,還是我需要等待?
我是否預設我的呼召將持續整個職業生涯?還是我的呼召可能隨時間改變?
我想對所有正在尋求如何更好地使用上帝賦予的恩賜的人說:積極地為呼召禱告、尋求智慧的建議,並要知道你的職業並不完全等同於呼召。也許你會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實現你的呼召。

史蒂文·周(Steven Zhou)在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獲得組織心理學博士學位,現在作為兼職教師在該校任教,同時擔任他所在教會的運營總監。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南美館「SUNDAY:台灣移工當代藝術」 探索移工生命的藝術視界 (教會公報)
平山教會報佳音 與屏東障福分享上帝的愛 (教會公報)
南英影視科聖誕快閃 傳揚愛與分享普世價值 (教會公報)
客家䟘起來上篇》五族群同領聖餐,以族語祝福台灣、復興火要燒到列國 (基督教今日報)
神開門!首次台東縣府議會報佳音、全台最大燈車遊行,祝福點亮台東!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靜得

主居首位!

發言日期: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