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經歷30年回到家園 司馬限部落重建屋開工 |
|
(2024年11月08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綜合報導】11月6日,司馬限部落家屋重建工程正式動土,泰雅爾族人經歷30年等待,終於能夠在原地重建家園。這次重建計劃是由司馬限部落與中央賑災基金會共同合組「麥巴罕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動,讓部落居民得以告別臨時組合屋,迎接嶄新的居住環境。
在這次重建工程中,長老教會扮演關鍵的角色。Tayal(泰雅爾)中會Smahan(司馬限)教會主任牧師Hoi Ciku(陳弘毅)接受採訪時回憶,自他來到Smahan教會後,便開始積極推動社區重建,並引薦賑災基金會及台灣偏鄉弱勢在地關懷發展互助合作協會等夥伴參與此計劃。「當初是教會先尋找賑災基金會的合作機會,開始推動家屋重建的構想。」Hoi Ciku說明,教會不僅啟動了重建的契機,還在早期階段協助規劃、幫助籌組資金,並在各方合作中提供溝通支持。
過程中,教會協調部落內的意見,協助居民同意讓出部分土地,用於重建所需的道路與公共設施。對此,Hoi Ciku表示許多居民都信任教會,因為都是會友,所以教會便成為溝通橋樑,使得原本耗時的程序得以加速,促使部落居民間迅速達成共識。
此外,教會還將內部累積的果醬生產技術、社區接待經驗等,轉移到麥巴罕公司當中,協助部落發展多元產業。「我們在這裡生產的果醬配方和加工技術也無償提供給公司,期望部落的經濟活動能更加蓬勃發展。」他說,這些技術轉移不僅幫助了新公司,也為年輕族人提供更多參與及就業機會,進一步加強部落的永續發展。
動土典禮當天,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Ljaucu Zingrur(曾智勇)、賑災基金會董事長陳時中、前董事長張景森、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及泰安鄉公所代表等人與會。Ljaucu Zingrur指出,早年因地層滑動、下陷問題,迫使族人在2011年遷至臨時組合屋。然而,組合屋現已超過使用年限,居住條件亟需改善。原民會也積極攜手地方政府協助族人重建家園,並投入補助金2768萬元,用於部落整地、道路鋪設、排水系統及擋土牆等公共設施建設,已於今年7月完成。
Ljaucu Zingrur強調,此次司馬限部落的家屋重建為全國首例,透過族人與賑災基金會合組公司形式完成建屋資金籌措,為未來原住民族重建模式樹立典範。儀式上,部落族人和教會弟兄姊妹以歌聲唱出對於未來的期待。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
|
|
|
|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