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神馬偕講座 談錫安主義如何影響以巴局勢
(2024年10月1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何每逢以巴衝突,美國都力挺以色列?「受到美國基督教福音派(主要指白人)錫安主義的影響。」美國富勒神學院斯特芬伉儷中華研究中心主任羅秉祥在10月9日於台灣神學院「馬偕講座」的場合中直言,錫安主義者用聖經「應許之地」和「蒙揀選的民族」概念,來合理化以色列擁有或佔領巴勒斯坦土地,只要有人批評以色列,就扣上「反猶太主義者」的帽子;同場講者台灣神學院舊約助理教授曾宗盛表示,台灣教會界多數也是受到錫安主義影響而傾向支持以色列。
羅秉祥受邀於10月7日至9日在台神禮拜堂,以「當代教會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為主題專講。第三天他以「當代美國教會與以哈戰爭」為講題時指出,錫安主義是從英國傳入美國;現在美國基督教福音派錫安主義者的組織,出版很多有關美國與以色列的書籍及論述,也組團前往聖地旅遊;據統計,疫情前每年約有90萬名美國人前往以色列,甚至美國對外軍援最多的也是以色列。
羅秉祥說,美國福音派對末世預言、末世論很有興趣,包括以末世為主題的小說都很賣座;而美國基督教右派的傑里・福爾韋爾(Jerry Falwell)著作《Harding》一書提到,末日快到,要挽救美國的道德敗壞,保持美國宗教及各種自由,讓美國在這一代把福音傳遍世界,迎接主耶穌再來,當末世來教會被提時,可以多帶些人上去;傑里・福爾韋爾也說過,上帝祝福美國,因為美國祝福猶太人,並常用聖經的創世記12章3節來教導美國基督徒要支持以色列。
羅秉祥說,上次川普(Donald John Trump)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根據統計,超過八成白人基督徒都支持他;等川普當選後,2018年5月14日竟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錫安主義者也支持以色列引用聖經創世記17章7節至8節,指迦南全地就是上帝賜給以色列的土地;甚至把批評以色列的人扣上「反猶太」帽子。
羅秉祥引用邁克爾・瓦爾澤(Michael Walzer)〈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間的四場戰爭〉(2002)的觀點:1.巴勒斯坦為摧毀以色列國戰爭。2.巴勒斯坦為建立一個與以色列並存的獨立國家而戰,結束對約旦河西岸和加薩的占領。3.以色列為確保1967年邊界內安全戰爭。4.以色列為「大以色列」、定居點和被佔領土戰爭。說明以巴衝突基本上不脫離以上四種型態,卻也因此造成該地區永無寧日、衝突不斷。
曾宗盛回應時憂心指出,在2023年10月7日爆發以哈戰爭後,以色列目前採取上述第四點,以種族清洗、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為目的,引起國際輿論的譁然。他說明,以色列堅持擁有這片土地的理由,就是強調聖經是以色列的「土地契約」,意圖以聖經取代國際法;而美國教會福音派的錫安主義者,深信1948年猶太人回到聖地建立以色列國,是應驗了聖經的預言,強調聖地永遠屬於猶太人。這些論調也深深影響台灣教會界。
曾宗盛質疑,當今以色列宣稱聖經土地應許,以此來合理化擁有大以色列土地,甚至占領約旦河西岸土地,這樣的說法其實是無法讓人信服的。因為他認為,神學上的宣稱在現實政治中毫無合法性和合理性,因為古代以色列不等於現代以色列,古代經典不等於現代政治;他直言,古代經文的神學信息,不能為現世政治的政策背書。
因此他建議台灣基督徒,要從不同角度理解以巴衝突的歷史與面向;要了解基督教錫安主義在以巴衝突中扮演的角色;正視受壓迫者遭受的苦難、歧視、不公待遇與壓迫,有機會為公義發聲。而羅秉祥表示,教會要多聽不同的聲音,這樣才能辨別過去所相信的是對還是不對;他也鼓勵大家,要學習在屯墾區居住的猶太人,成為緩和族群衝突的和平使者(Peacemaker),縱使會有死傷、犧牲,唯有持續不斷的人願意成為Peacemaker,和平才有真正到來的一天。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