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1月24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台權會40週年於濟南教會講座 檢視台灣難民庇護制度
(2024年06月2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台北報導】一些因政治、宗教、性別和戰爭原因而尋求庇護的人們,由於台灣缺乏完整的庇護制度,往往成為沒有居留權、工作許可和健保的「黑戶」。台灣人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台權會)在今年邁入成立40週年,於6月22日下午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小禮拜堂舉行「台灣有難民嗎?在世界難民浪潮下,對台庇護制度的長年觀察」座談會。

活動邀請《例外之地:台灣海峽之澎湖越南難民營》紀錄片導演劉吉雄、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林欣怡,以及台權會難民議題專員賴彥蓉擔任與談者。從1977年至1988年間,台灣在澎湖和本島接納超過1萬2000名越南及中南半島華裔難民;而部分藏人雖在台灣取得合法身分,但自2016年以來,藏人來台的停留、居留和定居條件變得更加困難;2021年緬甸政變後,許多緬甸學生和抗爭者被迫滯留台灣。

透過回顧這段歷史,座談會檢視台灣庇護制度是否能完善接納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們。賴彥蓉表示,每當談起難民議題,總是需要不斷澄清社會輿論對難民的誤解。她強調,需要讓大眾理解難民的故事,並從情感上產生共鳴,這樣才能促進對難民的理解和支持。

邱伊翎指出,合法身份能幫助人們自力更生,減少犯罪風險;缺乏合法身分者,生活難以穩定,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並非好事。她也指出,台灣引進外籍移工來應對所缺乏的勞動力,這與德國接納難民的原因類似。

劉吉雄透過拍攝紀錄片而逐漸了解難民處境,他認為討論難民議題時,不應只關注社會負擔,更應關注難民故事中的豐富性,這些無法量化的價值能夠使台灣社會更加多元和包容。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林欣怡則提出,理想上希望全台灣民眾都能關注難民議題,但現實中應更注重積極公民的力量。她認為,只要有更多人願意了解並支持難民議題,這股力量就能在與政府倡議時發揮重要作用。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難民提供完善的人道庇護制度。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期許做地上和天上的公僕! 牧者與員警團契,用福音歡慶警察節 (基督教今日報)
力克胡哲「在這樣的時刻」鼓舞受傷以色列士兵,種下生命和信仰的種子 (基督教今日報)
東歐潛在火藥桶—涅斯特河沿岸,「我們見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復興!」 (基督教今日報)
逾六百年輕信徒聚集敬拜 藉音樂重燃對信仰的追求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東亞人即使離開童年時期的信仰,仍相信靈界的存在 (Christianity Today)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