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9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兩位母親的對比
12月20日將臨節靈修
(2023年12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那時候,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來到猶大的一座城,進了撒迦利亞的家,問伊利莎白安。伊利莎白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裡跳動,伊利莎白且被聖靈充滿,高聲喊著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哪裡得的呢?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路加福音1:39-55

有時,當我們發現自己與周圍的人處於相似的人生階段時,我們常常會關注他們是如何應對自己的境遇的。這些階段可能是高中時期的約會,也可能是大學開始並持續十年的結婚潮,以及隨之而來的生兒育女的時期。在我們的生活中,相互比較或競爭可能是天然的方式,但在路加的敘述中,這種競爭關係被對上帝即將到來的王國的關注徹底超越了。

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宣布,她將奇蹟般地生下一個兒子,而且她的表姐伊利莎白也懷孕了,即使她早己超過生育年齡。當馬利亞拜訪伊莉莎白時,這兩位女子肯定會注意到她們處境的不同。伊莉莎白在家族間的恥辱於懷孕那刻消除了,而馬利亞的恥辱則從懷孕那刻開始。伊莉莎白的兒子是在婚姻制度中所生;馬利亞的兒子則是由聖靈孕育。

透過《馬利亞之歌》(路1:46-55),我想像這兩位女子見面時會有什麼樣的張力。 基督即將來到這個世界,馬利亞的歌聲描述了祂將要建立的國度。這是一個將顛覆社會規範的國度。驕傲的人將被驅散,富裕的人將空手而歸。謙卑的人將被提升,飢餓的人將被美物填飽。當我們讀路加福音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伊利莎白已被提升,馬利亞則被升得更高。然而,在他們那個時代的人的眼裡,伊利莎白有權驕傲,馬利亞則沒有。

如果馬利亞是去伊莉莎白家尋求庇護,或伊莉莎白向她表達憐憫,都是很合理的事。當她們在為即將到來的分娩做準備時,同樣有可能陷入不得不正視彼此處境差異的尷尬狀態。

但在路加的記錄裡,這兩位女子之間並沒有張力或悲傷。路加記錄了她們之間的喜樂。除了懷孕的共同事實外,她們之間最重要的相似之處在於奇蹟的份量——上帝存在、活躍並深深地參與在我們之間的證據。正如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談到《馬利亞之歌》時所說:「哦,無論我們與祂的合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應該因祂而喜樂!」

伊莉莎白的歡呼聲和馬利亞的歌聲讓我捫心自問:即使上帝的舉動有悖於社會所能接受的標準,我是否也會定睛在上帝的一舉一動?即使需要謙卑的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我是否能真誠的宣告某人是有福的?

因為祂是仁慈的,我的靈魂應榮耀祂並喜樂。我要像伊利莎白那樣在我們彼此處境的差異中喜樂讚嘆,或像馬利亞那樣在面對群體迫害時高唱讚美——不僅僅是出於逆來順受的美德,更是因為我專注於基督國度即將到來的榮耀。

默想:馬利亞和伊利莎白的相處如何挑戰我們與他人比較及競爭的天性?面對社會的期望和規範,馬利亞和伊莉莎白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謙卑和喜樂?

Dorothy Bennett擁有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神學和藝術碩士學位。她目前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共同經營一家影像行銷公司。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疫後勇於恢復連結 雙園教會舉辦聖誕公益市集 (教會公報)
都市原住民的文化擁抱 雅歌教會聖誕音樂會 (教會公報)
「如今的伯利恆破碎且悲傷」聖地的馬槽場景變廢墟、加薩天主堂受損 (基督教今日報)
真光照耀屏東縣!眾教會同心聯合報佳音「高舉基督」,逾50人決志信主 (基督教今日報)
耶誕愛無限 溫暖人心、傳遞祝福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