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吳威廉逝世百周年紀念 研討會認識宣教腳蹤
(2023年12月1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宣教師吳威廉(William Gauld,1861~1923)對台灣的影響,七星中會雙連教會12月9日舉行「宣教師吳威廉牧師逝世100周年紀念」研討會,邀請不同學者、牧師擔任講員,分別談論吳威廉在建築、確立長老教會合議體制,以及吳威廉牧師娘吳瑪利將五線譜引進、如何影響台灣聖詩發展,最後一起省思台灣教會宣教的方向與可能性。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陳穎禎表示,吳威廉繼馬偕之後對台灣教會最大的貢獻,在於清國、日治轉換期間,在革新求變的當時,於1912年成立教士會,將教會系統組織化,確立以合議制來決定教會各樣事務;同時成立會堂建築部,就教會建築及據點、宣教中心設施、醫療院所、教育機關進行規劃,引進西式建築概念,讓台灣社會生活空間樣貌朝向近代化發展。

專精於教會音樂的前台灣神學院老師陳琇玟說,吳瑪利牧師娘1892年隨吳威廉來台時,將五線譜引進台灣,並在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教琴、教聲樂,被稱為「北台灣教會音樂之母」。陳琇玟也說明長老教會聖詩的沿革,雖然2009年出版的聖詩(第六版),加入普世多元的元素,可是多數教會還是較鍾愛使用1964年的聖詩(第五版),因裡頭收納多首台灣處境化的聖詩。

台灣神學院前教會歷史教授、星中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鄭仰恩表示,1904年10月4日在牛津學堂舉行首屆的「台北長老中會」,選出吳威廉為會正,後在1912年成立教士會,當時吳威廉常說:「在實行這項決議前,我們得先和本地弟兄們商量一下。」鄭仰恩說,長老教會會以民主的合議制來決定教會事務,邁向自養、自傳、自治,是吳威廉對長老教會的貢獻。

尤其是在加拿大母會的認可與支持下,吳威廉將宣教中心從淡水移往台北,並在牛埔庄(現雙連教會一帶)購置大片土地,興建醫院、神學院、六棟教師住宅及相關建物,成為日治時期通往圓山神社公有路(現今中山北路)上,最現代化的西式洋樓建築群。特別1918年竣工的台北神學校(台泥大樓現址),更是吳威廉親自設計、監造。可惜後來吳威廉因搭乘人力車翻車,加上本身有心臟病,於1923年6月13日去世,葬於淡水砲台埔外國人公墓,享年63歲。

曾在新加坡三一神學院教授社區宣教的李孝忠,則是從荷蘭、英國、加拿大、美國宣教師早期在台灣宣教的腳蹤,談到20世紀末長老教會對「宣教」的認知,是從教會宣教轉向上帝的宣教,如今更重視普世教會的合一、經濟與生態的平衡。在思索未來宣教樣態時,李孝忠點出,如何讓教會的專用術語,透過「轉譯」與社會一般用語能相連結,真正在平等尊重原則下進行宗教對話,是眾人可以思考的方向。

作為吳威廉主政時期建立的星中雙連教會,也重新出版《海外建造家——吳威廉》,並與台灣吧合作出版《米粉先生奇遇記》繪本、製作介紹吳威廉生平的影片,歡迎大家向雙連教會洽詢購買資訊,並前往雙連教會臉書粉絲頁點閱。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長榮中學聖誕系列活動 牧者進班分享耶穌降生意義 (教會公報)
患難中得安慰恩賜!愛無限公益餐會首辦台南,22間教會300人慶聖誕 (基督教今日報)
兩名橄欖球員創下賽季歷史,稱自己屬「耶穌隊」 賽後訪談將榮耀歸神 (基督教今日報)
突破祈禱會關注年輕人自殺問題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台中10教會捷運快閃 報佳音41場次 市民廣場聖誕百人受洗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