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歡慶美好相遇 濟南教會演講會學習人際療癒
(2023年11月2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於11月26日舉辦全教會演講會「歡慶一個美好的相遇:2023聖誕節期的人際療癒」,邀請德國海德堡大學基督教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社長吳信如分享,談靈修如何療癒個人的天地人我關係,並從聖誕故事中的幾個相遇場景做出分析。演講結束後,吳信如帶領參與者練習面容的接觸,透過面容的接觸,看到內在有渴望與傷痛,可以幫助人與人間的彼此相遇。

吳信如表示,儀式是一種與超越性連結的方式,也是一種滿足需求的方式,因此儀式必須要有具體的五官感受,讓人能夠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體驗儀式的美好。她以德國人在待降節期會在家中布置的裝飾為例,介紹了聖誕金字塔、吹煙老人、窗台燭台等具有豐富五官感受的裝飾,並說明這些裝飾的意義和創意。

吳信如表示,在天主教會的靈修的傳統,聖誕節不是只有一天,而是整個等待的功課。她分析聖誕故事中的幾個相遇場景:天使與牧羊人、瑪利亞與天使、瑪利亞與伊莉莎白、約瑟與天使,並提出待降節的四個主題:耶穌的臨到、與他人的相處、面對生命的冒險、等待與守護。這些主題都是療癒個人的天地人我關係的關鍵,也是讓我們能夠在不平安的社會中找到平安的方法。

吳信如還教導一種守護己心的三階段練習,首先是早上起床先跟自己說:「我就是我」,意思就是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與比較當中。第二步驟,手扶著內心念自己的名字,然後再說:「我就是我」,這是不少天主教會的修士操練自己的方法。第三步驟,察覺自己的情緒,回到內心,進一步做出符合內在的反應,而不會使自己陷入衝突的紛亂裡。

濟南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表示,透過吳信如從聖經人物的故事,看見人與人間的彼此相遇,可以幫助教會弟兄姊妹在日常生活中與上帝相遇,期待眾人在待降節期的日子裡,可以一同練習。(攝影/邱國榮)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牧師樓成文化創生基地 真理大學積極活化校產 (教會公報)
生態教育結合弱勢關懷!「蒲公英希望基地」啟動 SDGs獲市府高度肯定 (基督教今日報)
因福音單張脫離下地獄恐懼,宅男開放家庭分享耶穌,失智母親奇蹟信主 (基督教今日報)
年輕人關注如何在社會實踐信仰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讓孩子在上帝的愛中成長!高雄希恩之家綠建築新院舍啟用 聯手社會局打造無國界婦嬰安置中心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