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排灣師母會35週年 繼續編織關懷的力量
(2023年11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採訪報導】1987年12月17日成立第一屆的Payuan(排灣)中會師母會,於今年邁入35週年,特於11月18日上午在Timur(三地門教會)舉辦「牧家-是我們共同的家」牧家支持關懷心靈講座暨師母會成立35週年感恩禮拜;中午享用愛餐,下午有精油按摩療癒、法式滾球友誼賽等交誼時光。前來台灣認識婦女與原住民族宣教實況的世界傳道會(CWM)普世來賓們也參與其中。

師母會會長、Timur教會師母莊玉美在11月20日受訪時介紹,這次禮拜與活動策劃,旨在凝聚牧家大大小小成員、彼此關懷與支持。禮拜當中安排三項獻禮,第一是「愛的印記救恩織布」贈予中會宣教大樓,該織布由師母們提供素材、交由許淑慧師母構思與製作,以路加福音裡「血漏婦人」的故事為主題,象徵每個生命都有軟弱與殘缺,但因為上帝救恩與彼此連結而得以完整。

而第二是「牧家守護天使代禱手冊」,由師母會事先定期彙整和電話訪問,收集各牧家的代禱事項並集結成冊。第三則是「牧家信仰之火代代相傳」,看重師母們「信仰傳承」的貢獻,頒禮贈予14戶有兩代以上傳道人的家族,當中Ljaugia(陳天財)牧師家族為第三代。

禮拜證道邀請前台南神學院院長吳富雅牧師,引用以賽亞書43章10節、羅馬書12章1至2節為主題經文、以「牧家・信仰・生活」為題分享。吳富雅開宗明義點出,師母被期待「溫柔又強壯」,面臨不同期待與壓力;而平地教會多希望師母全職服事,否則很可能會被認為不夠盡責。

她談到,有時師母也會因為更多投入在教會服事,反而忽略照顧自己的家庭,或是牧家孩子同樣承受外界過多的期待與批評。但不能否認的是,牧家也享受許多上帝的愛,以及教會弟兄姊妹們的照顧與尊重。

她以牧者角度提出「信仰生活職業化」的信仰反省,談到傳道人與牧家可能失去讀經單純領受上帝光照的感動,因為行禮如儀而失去傳福音的感動、過於理性批判而失去情感連結,或是持守傳統而害怕改變、淪於僵化與缺乏進步。

最後她勉勵眾人生活要對焦上帝,活出超越自己的得勝生命、見證上帝的作為,並藉由不斷省察、學習和調整,讓「愛」從自己家庭開始。禮拜中還邀請Valjulu(瓦酪露)教會牧師’Eleng Tjaljimaraw(高天惠)、牧家青年王維分享,退休牧師Giljgiljaw(郭明輝)、中會議長Dresedres Tjaljimaraw(蔡美花)牧師勉勵。

針對這次紀念活動,莊玉美特別感謝中會支持與經費挹注,也感謝師母會幹部們統整歷屆資料。略顯遺憾的是不少退休師母們因為健康和交通等因素無法參與,但相當感謝她們過去的付出與服事。

而關於師母會未來發展,她談到以前師母會多是針對師母本身的研習與聚會,或社會關懷活動,盼望未來能更著重牧家連結,促成彼此認識和互相關心;而這也是師母會特別的定位,有別於牧傳會多是舉辦在職訓練,師母會更多時候是扮演關懷的角色。

莊玉美也提到,師母的角色難以通過訓練而養成,多數時候是在做中學習,雖然確實有其辛苦,但她也相信重點在於師母們希望活出怎樣的生命,不要被框架與局限,否則難以活出上帝放在每個人身上的恩賜,而是會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建堂過程與讀經進度相印證 東區廢墟中教會,敬拜聲吸引人前來! (基督教今日報)
傳統祭儀獻祭的「靈」是誰?原民豐年感恩祭,獻給耶和華上帝 (基督教今日報)
德慧將結束十七載實體書店生涯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進入超自然領域的門戶-寶血 (台灣國度復興報)
Hello AI,你也是人嗎?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索人工智能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