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新書從創傷角度讀約拿書
黃嘉樑:學習與受創者同理
(2023年11月0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很多時我們讀約拿書,都會覺得約拿是因家國情懷而逃避神的呼召,但若從創傷者的角度來看,又會怎樣?中國神學研究院退休教授黃嘉樑博士在其最新著作《上帝裏(不)能承受的創傷──約拿書析讀》,就嘗試以創傷理論重新釋讀這卷書,讓讀者聆聽約拿心聲,嘗試理解他的苦澀。他早前在基督教書展分享從這進路研究的因由。

黃嘉樑首先提到約拿書第四章中,約拿兩次求死的狀態,普遍人認為約拿是向耶和華「發爛渣」,「(埋怨神)講咗(降災)又唔係真係去做」。但黃嘉樑反問,若有人發出求死的信號,不是很嚴肅的事嗎?是不是我們將約拿求死的事淡化了?從約拿第一次向耶和華求死,到第二次自己說要求死,他經歷了甚麼,處於甚麼心理狀態?這眾多的問題,讓黃嘉樑開始以創傷為切入點來理解約拿書。

約拿書多次以「大」形容約拿面對的自然勢力,「大風」、「大魚」、「大水」等,即是「大」得他不能面對的。去到第四章時,約拿「大大不悅」、「大大歡喜」的情緒便顯得不尋常,情緒大起大落。黃嘉樑認為平時閱讀約拿書,我們或會忽略這些形容詞,但約拿究竟是在甚麼心理狀況下發出這信號?

或許我們覺得約拿這狀況很奇怪,但亦促使我們開始了解他的感受。「約拿點解會有咁大情緒反應?係咪因為佢堅持神一定要有公義無慈愛,所以唔鍾意神救尼尼微人?會唔會係佢已經受過一啲傷?」

黃嘉樑說,一個人若受到創傷,外人或難以理解他的表現,甚至覺得他的情緒誇張。「創傷文學」是一種使用言語表達創傷的技藝,可以讓傷者的血膿慢慢消退。他們在語默之間的夾縫掙扎,有時會時間錯亂、過往的片段回想不起來,也未必能用言語完全表達出過往經歷,但表達出來卻能讓他們有受醫治的機會。

世上沒有一種完全正確釋讀聖經的方法。黃嘉樑認為,從創傷角度來研讀約拿書是一種嘗試,而他自己在書寫此書過程中,也開始明白創傷者的感受。他不再立即判斷事情的對錯,「因為他違背神,就是錯」,「法律就是法律,你犯法就是錯」,而是明白要同理和陪伴對方,慢慢了解他過去的經歷。從這樣的角度重新閱讀約拿書,也許會多一點明白約拿的傷。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新報告籲警醒:2023年基督徒迫害將持續、普遍、擴散和增長 厄利垂亞和亞塞拜然新上榜十大 (基督教論壇報)
以色列國防部長說第二階段戰爭可能持續數月 (基督教論壇報)
加拿大Knox College訪問PCT屬下神學院 強化國際神學合作 (教會公報)
加薩主日學出現哈馬斯武裝份子槍戰 比爾牧師籲迫切禱告、贏得靈魂! (基督教今日報)
十億靈魂從一個個拯救開始!豐收運動盼喚醒沉睡教會做聰明童女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