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生養眾多:對中東福音事工的九種願景
(2023年10月2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中東福音派必須效仿中國基督徒正在做的事。」

黎巴嫩教育與社會發展協會(LSESD)首席執行官納比爾·科斯塔(Nabil Costa)上週在該協會的貝魯特浸信會學校(BBS)舉行的25週年慶祝活動上如此說。

他並非在呼籲改變地緣政治的走向。與此相反,慶祝活動與會者主要是來自西方國家的財務合作夥伴,他不會想冒犯這些人。

但科斯塔接著稱讚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

他說:「我們的願景是裝備教會在不斷變化的阿拉伯世界裡結出信仰的thimar。」Thimar是阿拉伯文聖經裡的果實。

貝魯特浸信會學校(BBS)由浸信會宣教士於1955年創立,並於1998年將其下各項事工轉移給當地的基督徒。為了向他們事工的歷史傳統致敬,科斯塔在這個主題為「一同慶賀」的聚會上宣布將LSESD更名為Thimar-LSESD,以反映其事工在教育、救濟、特殊需要、社區發展和出版等方面的屬靈影響。

但在他代表這個常被暱稱為「浸信會聯會」的事工發言時,他邀請更廣泛的福音派人士在未來一起合作。

科斯塔談到中東許多志同道合的福音事工時說:「基督徒本應成為催化劑,有責任搭建橋梁、幫助社區彼此和解、傳播基督的香氣。我們認為黎巴嫩是通往整個中東地區的樞紐和門戶。」

他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是個模板,印度計劃中的區域「經濟走廊」和沙烏地阿拉伯發展中的特大城市「NEOM」也是一種模板。科斯塔說,即使這些國家「各有不同隱藏的動機」,但若連他們都認識到網絡連結和發展合作關係的重要性,福音派應該也能做到這一點。黎巴嫩儘管本身問題重重,仍是宗教自由的避難處。

一些與會者認為,中東正朝著大規模的地區整合及和平的方向發展,另一些人則對此持懷疑的人態度,認為會再次出現對基督徒的迫害。但許多人都認真地看待科斯塔的呼籲,視這次會議為一個集思廣益的機會,一同為下一個25年的福音派事工提出願景。

「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他說,「但我們何等有福,我們之間有一條『屬靈帶』,在各大洲和各國之間架起通道。我們的主耶稣基督把我們從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使我們成為同一國的國民。」

並使我們能一同「結實累累」。

《今日基督教》採訪了七位阿拉伯與會者和兩位西方與會者,了解他們對中東地區未來事工的願景。

中東福音教會團契((Fellowship of Middle East Evangelical Churches))秘書長羅珊吉拉·雅求爾Rosangela Jarjour:
我們的主耶稣給祂的教會兩個黃金使命:傳道和教導。雖然許多教會已向世界傳揚福音,福音事工常常忽略的一個部分是門徒的靈命塑造。建立神的國度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歸信基督。

事實上,保羅在他給提摩太的第二封書信中,提出了四個世代的影響(2:2)。保羅的策略很明確──聽道、做見證、托付、教導。他在隨後兩章補充道(提後4:7-8):這些是實現公義冠冕所必需打的「美好的仗」。

根據保羅的建議,這是我對我們地區所有自認為「福音派」的新教基督徒(包括長老會、浸信會、靈恩派和其他派別)的願景呼籲:在接下來的25年裡,在團結一致的情況下,我們的事工必須重新委身於門徒訓練的任務,這樣基督徒們,無論是老一輩的還是新一輩的,都能將自身的信仰傳承給中東教會的下一代。

斯蒂芬妮·海卡爾(Stephanie Haykal),黎巴嫩哈布村浸信會(Kafr Habou Baptist Church)的志工:
雖然中東地區的福音事工一直在成長茁壯,但有時它似乎有點像是種生意。身為一個來自黎巴嫩北部的人,我們的許多事工努力似乎都集中在貝魯特和其他的大城市,而比較當地的需要反倒被忽視了。

這讓我感到恐懼。

這一事實可以從許多不知道「福音派」是什麼意思的穆斯林得到證明。同時,許多傳統的地方教會聽到我們的名字時會感到憤怒,這也是一個證據。我們還沒有足夠廣泛地投入資源來克服這一問題。

在未來的 25 年,我們必須牢記我們的首要任務。人們不需要馬上理解福音,更不需要立即接受福音。但我們只要努力服事,倚靠聖靈,上帝會幫助我們分享救贖的信息,使人與上帝和好。

法拉··包柯爾(Farah Bou Kher),黎巴嫩一家救援和人道主義組織的項目經理:
Thimar-LSESD透過參與公共事務和聚焦於整全性的事工樹立了積極的價值觀。展望未來,Thimar-LSESD可以透過加強推動跨宗教的對話、普世關係互動及促進和平來成為更棒的模範。

中東地區受到所有全球趨勢的影響:氣候變遷、人工智慧、LGBT權利、兒童虐待、科學、信仰和無神論。在忠於聖經教導的同時,教會必須以包容的精神來回應這些影響,成為人們能在此經歷上帝的愛──而不僅僅是經歷祂的審判──的安全場所。

我們的事工不能各自為政,而要廣泛的合作。領袖們可以共享資源、權力,並有定期的會面,一起制定策略。在保持廣泛開放態度的同時,在未來的 25 年裡,教會領袖應該接受傳福音和社會服務兩方面的訓練。

在我們的會眾中已有所有我們需要的專業人士。

亞當·艾瑞耶斯(Adam Alrayes)),麥納麥巴林信徒(Bahrain Believers Group in Manama成員:
中東地區——尤其是波斯灣地區的教會正處於一個過渡階段。我們長年習慣於比較年長的牧師和領袖,但現在是年輕一代的領袖帶領上帝的教會的時候了。

這肯定會有正面和負面的發展。

但透過聆聽各地基督徒的意見並與他們交談,我相信在未來的 25 年,這種轉變將使教會更豐富,並推動教會向前發展。我們的主對每一代人都有祂的計劃。

以利亞·布朗(Elijah Brown),世界浸信會聯盟(Baptist World Alliance)秘書長:
中東地區的基督徒有個強烈的請求──你們過去曾信任我們,幫助我們發展門徒訓練群體。你們如今願意在禱告和為我們發聲中和我們站在一起嗎?

浸信會和其他的福音派基督徒拒絕視自己為戰爭、流離失所和天災中的受害者,他們迅速反應並服事中東地區的人民,無論他們來自任何種族或宗教背景。而且不僅僅是服事,他們也以耶稣基督接納、盼望和犧牲的愛為他們的社區帶來祝福。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天母扶輪社攜手六零幫舉行「看見曙光」 (網友/機構提供)
迷路的羊與宣教士相遇 珍珠家園關懷婦女生命 (教會公報)
天韻一甲子,推出「等待中的讚美」新專輯:走入人群、挑旺年輕世代! (基督教今日報)
匈牙利改革宗有別歐洲教會,參與國家計畫!建造幼兒園、從小紮根信仰 (基督教今日報)
以色列駐台代表說明以色列近況 懇請教會代禱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