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玫瑰崗學校交非天主教團體 神職人員質疑違教會規矩
(2023年09月2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天主教修會道明會營辦的玫瑰崗學校,私立的小學及幼稚園將於下學年起,由有內地背景的私校香港道爾頓學校(下稱道爾頓)接辦,津貼學校玫瑰崗中學則將停辦。修會學校將辦學權交予非天主教團體,引來教會內外嘩然,有修會神職人員直言做法有違教會規矩,認為修會放棄辦學,應將辦學權交予天主教香港教區(下稱教區),做法有先例可援。

棄辦學權「一定應該交給教區」

據了解,在辦學方面,學校的所有行政決策,基本上完全由修會內部管理,尤其是設法團校董會的津貼學校,縱使辦學團體校董佔超過一半,但即使同一辦學團體的學校,由於法團校董會成員不同,各校在教育體系內基本上是獨立。教區主教在宗教教育、教理問題上等問題上對學校會有影響,但牽涉到學校是否停辦,屬於辦學團體層次的考慮,由於管理上份屬不同系統,不少修會也是國際性的,情況更為複雜,相信修會所作的決定,教區基本上都會尊重。

不過,有參與辦學的另一修會的神職人員直言,作為修會將交辦學權給外面機構是「無理由」,認為道理上「一定應該交給教區」。他指修會事務是修會自行管理,作為辦學團體,委任校董也不用教區批准,但到了「出問題」時,修會有責任讓教區知道和跟進,「這是教會的規矩」,因為在地權、法律責任等重要問題上,最終也可能要教區主教負責。

對於道明會交出辦學權的因由,該名神職人員指出,現時道明會已經沒有香港神父,省會長是西班牙神父,其餘大部份是內地神父,未必很明白香港教育制度、法團校董會的「遊戲規則」等。他相信,縱使作為辦學團體有法團校董會的過半席位,由於無法找到足夠合適的人擔任校董,道明會要主導學校的管理和控制也有困難,而該校三年前也曾爆出校政風波。他估計,道明會找上道爾頓接手,或與其內地背景有關。

修會辦學權交教區早有先例

事實上,修會將辦學權交還教區早有先例,早前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便將四間學校,包括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的中小學部、瑪利諾中學,以及天主教柏德學校的辦學權交還教區。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當時指出,在創立學校時,瑪利諾神父與教區簽訂協議書,說明所有學校全以教區名義持有,協議期滿或終止時與即時交還教區直接管理。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當時指,過去五十多年瑪利諾神父曾先後將十餘間屬校辦學權交還教區,而鑒於該會會士人數遞減且年事日高,沒有足夠人力兼顧管理餘下的學校,經總部議會議決並獲總會長批准,決定將餘下的四所學校辦學權交還教區,四校的校名、校訓、辦學宗旨、辦學精神等要項均維持不變,而教育局亦已批准辦學權轉換。

有退休天主教學校校長表示,從未見過天主教學校會將辦學權交予非天主教團體,辦學出現困難多因缺乏人手管理,一般都會找教區商量。道爾頓稱會向玫瑰崗原校生收取「折扣價」學費,但仍較原價高出二至五萬元,該位退休校長認為,即使修會辦學困難,在轉讓辦學權時,也要考慮學校被接管後,是否仍能繼續照顧貧苦弱小的天主教辦學理念。

道明會:不回應匿名言論

關於上述修會神職人員的說法,道明會透過公關回覆:「神父不會回應匿名的言論。」香港道爾頓學校在校網以問答形式交代,道明會是「為了延續學校的傳承,以及為未來的長遠發展設想」,決定將學校交由「擁有豐富資源和教育專業」的機構接辦,強調「雙方抱持共同的價值觀」。校方指新校命名會保留「玫瑰崗」的名字,新校將保留原有的聖像和教堂,開放予辦學團體教會繼續為學生、員工和附近居民主持主日彌撒等宗教儀式;而玫瑰崗學校的神父們將繼續留下「履行他們的修會使命,專注於年輕會士的培育」。

本報向天主教社會傳播處查詢教區與修會在辦學上的關係與權責、教區對於道明會將辦學權交予非天主教背景團體的看法,以及當初創立玫瑰崗學校時教區與道明會的協議內容,該處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苗栗公館客家回家中秋歡聚 牧師分享個人見證 客家鄉親擠爆活動中心熱鬧溫馨 (基督教論壇報)
浸聯會70週年首度萬人聯合崇拜 宣告未來10年遍植百間教會放膽見證耶穌 (基督教論壇報)
救助協會攜手愛心企業 助33受災戶重整家園 (網友/機構提供)
成大原資中心論壇 從族群角度思考科學教育 (教會公報)
孩子也是背經小達人?讀經會舉辦「金句背誦」挑戰,塑造強健屬靈生命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