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屏中教社部防災講座 地震應變討論與實作
(2023年08月2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屏東報導】屏東中會教社部在8月27日下午假彌迦教會舉辦災害防治實務與宣導講座,邀請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災害管理組主任張可承來分享地震防災與減災。屏中教社部部長陳英珍牧師在開會祈禱時,盼望上帝幫助眾與會者透過講師的說明,在災害來臨時能夠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張可承指出,根據日本阪神大地震倖存者的相關調查,其中有九成是自己脫困、家人協助或鄰居幫忙;這也顯示當地震來臨、災害發生,大多數人獲救是依靠自救與助人。他進一步點出災害防護的正確觀念是:七成自助、兩成互助、一成公助,並現場模擬地震十秒、考驗現場與會者的反應,並發現除了學生、多數成年人已經多年沒有設想並實際演練地震發生時如何避難,難免手足無措。

張可承點出,地震發生時最首先要冷靜,蹲低身體並找物品保護頭部、頸部,最常聽到的口訣是「蹲下、掩護、穩住」。但他也強調,所有避難行為的原則是增加生存機會,但災害發生時,人可能處於不同環境與場合,例如周圍沒有適當掩體時,可能就無法執行「蹲掩穩」;因此一套方法未必適用於所有情境,更需要的是冷靜思考與判斷。

張可承特別指出,避難以人身安全為首要,在室內遇到地震時,不該冒險去關瓦斯、開門窗等,等搖晃結束後再研判環境安全程度、決定是否逃到戶外;不過若家屋極度老舊或是磚造建築,則應在地震發生時盡可能逃到屋外。在戶外或行車時則遠離可能傾倒的建築、慢速停靠在路邊。

張可承提醒眾人要檢查室內環境、周邊環境和擬定防災計畫。室內檢查包含確認可能墜落、傾倒、破碎物品的位置,逃生路線是否可能有阻礙,地震後連帶發生火災的可能性等。環境檢查包含建築對外出入口與樓梯、社區避難場所、疏散動線與警消、醫療及民生設施位置等。防災計畫則要涵蓋避難、災後的需求,其中維生包內容應是離開住家、到外避難所需要的用品。

張可承表示,「教會」也應思考聚會中發生地震、該如何保護弟兄姊妹,因此同樣要檢查室內環境、周邊環境和擬定防災計畫;最後他呼籲真的要花時間思考、討論與預備,「防災」從自身開始。在專講後安排實作時間,張可承帶領眾人進一步嘗試如何執行室內環境檢查、周邊環境檢查和擬定防災計畫。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耶穌揀選來自不同背景的人 葛米勒:在工作崗位上代表神的國 (基督教今日報)
朱耀明回顧參與社會歷程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讓耶穌與棒球賽相遇!美國職棒大聯盟逾6成球隊將舉行大型信仰活動 (基督教論壇報)
《2023第一屆高雄職場論壇》未來,當何去何從?「四大面向」除去迷惘,堅定走向命定! (基督教論壇報)
七月夜有平安不懼怕 台中衛理堂邀天韻辦詩歌佈道會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