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中神講座探討人工智能危機
籲信徒勿被科技勞役
(2023年08月2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ChatGPT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的出現,掀起新一股科技熱潮之餘,也令社會產生不同憂慮,包括自動化取代人手、AI令人類滅絕等問題。中國神學研究院於八月十八日舉行講座,由該院院長黃國維牧師、西門菲莎大學博士生盧敦行及數碼科技公司創辦人楊家強,分別從神學、哲學及倫理角度,探討基督徒如何在AI世代中自處。

黃國維從聖經角度看AI的發展。他形容,廣義的科技是指幫助人改變及控制物質世界的方法或工具。從這個角度來看,AI也是工具的一種。而聖經創世記二章提及上帝將人安置在伊甸園裡耕種,同樣需要工具協助,所以人必須借助科技才能完成上帝賦予的使命。只是當罪進入世界,科技就被誤用,他以巴別塔為例解釋:「人運用科技燒磚建塔,嘗試成為主宰,人的罪性也藉科技顯露出來。」

對照聖經的創造觀,神按自己的形像造人,黃國維笑言,人則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了AI,但為的只是解決物質世界帶來限制,做個駕馭物質生活自由人。然而,當人類越愈發展AI,反而愈被AI操控,皆因人類只是受造之物,故必定受制於某個主宰。所以若人類想成為AI的主宰,只會反過來被勞役。

黃國維強調,科技本身並非邪惡,但當我們運用科技以後,不能過度依賴科技。他又重申,人類最大的問題並非物質的限制,而是關係破裂。所以我們應當思考,在使用AI之時,能否改善與人的關係。

AI擺佈個人抉擇 自由變虛假

專門研究AI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盧敦行,則以哲學角度剖析AI帶來的兩大威脅:數碼極權統治(digital totalitarianism)、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他指出,自十多年前社交媒體成為主流,為科技公司製造大量數據,加快AI深度學習的發展,卻同時帶來數碼極權統治危機。「當(我們)每個行為和決定都在網上進行,我們一切的慾望和選擇都會被AI擺佈,我們所擁有的自由,都變成虛假的自由。」

AI帶來的另一個威脅──科技奇點,是指AI超越人類的時刻。盧敦行引用「機器學習之父」雷.索羅門諾夫(Ray Solomonoff)的七個AI發展里程碑指,當AI發展至第七個階段,擁有自己的意志,就會超越人類,代替人做一切的決定,像神一樣主宰世界。儘管盧敦行認為科技奇點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但若不好好監管AI,它可像核子武器般摧毀世界。

至於信徒該怎樣做才不至變成科技的奴隸?盧敦行以現場的枱椅、咪高峰等為例指,人類本身就是活在科技的環境中;惟值得思考的,是科技有否佔據我們的生活空間,影響我們發揮做人應有的本性。「假如我們失去這個空間,就是問題所在。」

在AI的發展過程中,教會又可扮演甚麼角色?擁有數碼神學背景的楊家強,從倫理角度分析指,科技的發展於大眾而言「彷彿神一般的存在」,主宰人的未來。但他強調,科技不是決定性的力量,皆因每當有新科技的出現,社會會進行磋商,討論相關發展政策、人類權益、潛在危機與裨益等。教會該思考怎樣參與在這個社會建構、磋商的過程,化被動為主動,將對AI的憂慮轉化成塑造的力量,令AI變成一個有道德、有倫理基礎的產物。

楊家強又認為,AI的價值觀是由社會環境、產業塑造而成,因此AI監督者的品德值得關注。從這個向度來看,教會在這股AI洪流下便有其意義,皆因基督徒散落在不同崗位,包括企業家、公務員、程式員,甚至使用者等。此外,基督徒面對上帝所造的世界、弱小的群體,當成為使用或開發AI的人,便有負責任讓AI成為弱小的幫助,而非新的障礙。

信徒做好本份 發揮影響力

對於一般人而言,要監管AI的發展似乎是天方夜譚,我們往往只能倚賴政權或科技企業領袖來監管AI。楊家強不諱言,一般人在權力角力中沒有話語權,但信徒可以先做好自己,展示出科技使用者甚或開發者應有的道德,藉此讓世界看到另一種可能,從而影響政客或科技巨擘。

Open AI的出現還帶來其他信仰議題:究竟ChatGPT能否代替牧者撰寫講章?堂會牧者又該如何協助會友面對AI世代?黃國維斷言,ChatGPT不能代替牧者撰寫講章。「ChatGPT可以幫助牧者做基本的資料搜集,甚或許多釋經工具都可輔助傳道人,但這些工具其實不能完全幫助牧者編寫講章。皆因牧者的講道,是上帝透過與他的生命接觸來說話,繼而向會眾宣講的工作,故傳道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

對於教會如何協助會眾面對AI世代的問題,黃國維認為,任何事情(包括AI)若為會眾帶來深遠影響,就是需要牧養的地方。楊家強則以會眾身份表示,身為科技界職場中人,每個決定對人都可帶來影響。他並不期望牧者對科技本身有深入認識,但希望牧者理解他所面對的倫理挑戰,了解他的困惑,與他同行。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招生創零缺額佳績!為何這所老牌私立大學能做到?專訪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談辦學祕訣 (基督教論壇報)
天韻音樂營 為教會敬拜者培訓 彭蒙惠:We sing music for God (基督教論壇報)
你的空巢期是上帝的機會 (Christianity Today)
世界宗教議會開幕 盼跨信仰解決問題 (教會公報)
毛伊島遭嚴重野火侵襲 長老教會籲捐款與代禱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