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科技革命下的AI發展
王道維:有助塑造受眾需要教導
(2023年07月3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隨著ChatGPT的普及化,AI的發展以及對社會的潛在影響再度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長期研究人工智能與相關應用的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道維教授日前在一個網上節目受訪,指出如何正確地運用AI,使之成為有效的學習工具,使社會大眾得益,才是最大挑戰。他表示,AI可以協助將教導內容塑造得符合受眾需要,使信息更貼近他們。對於AI可能被濫用,他認為要思考如何從根源幫助濫用者改正,而非單純責備或禁止。

深層式AI技術日趨成熟 與AI共工共學

王道維指,AI技術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幾年前,已經有Siri與Alexa等的對話機器人出現。AI之所以突然獲得巨大迴響,關鍵在於其品質日益上升。以往的AI一般作分類和預測之用,為用家作數據分析和歸納,並處理一些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深層式AI則不然。諸如ChatGPT的深層式AI具有學習能力,一般能產生新的資訊,當中包括文字和圖片等。然而,雖然AI能產生新內容,但不能保證答案絕對正確。因此,將深層式AI當作搜索引擎,或者完全相信其製造的、介乎意見與知識之間的虛擬知識(virtual knowledge),都不是正確的使用方法。擅用AI的優勢,彌補AI不足,才是關鍵。

王道維提出了"Working with AI"與"Learning with AI"的觀點,他坦言:「想法的深度和高度是不會在ChatGPT出現的。」他指出AI發展雖然較為成熟,但在訓練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加入許多人類的價值觀,由此觀之,AI仍無法取代人類的工作。但王道維亦強調:「要善用(AI)、分辨(資訊真偽)」,才能避免被取代。

從教育和學習的角度而言,AI是一個實用的工具。它能更好的做到整合和過濾資訊,亦能跨越領域,更好學習。王道維認為,AI的出現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考驗:「功利主義的學習態度會受到挑戰。」ChatGPT能迅速提供成果,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獲得答案。然而,這亦令我們反思自己到底是希望得到成果,抑或真正想學習、真正享受學習的過程。

善用AI傳達信息

王道維亦提到,ChatGPT等深層式AI的出現,亦會為神學的發展帶來影響,當中包括兩個核心方向:透過科技拓展對不同領域的理解,以及將虛擬知識扁平化,讓更多基督徒有機會學習。他表示,教育跟信仰訓練皆有相似之處。一般而言,其傳授知識的結構相若。位於「上游」的研究者決定甚麼是知識,交由「中游」的教育者決定教育內容,最後將知識傳遞予「下游」的學生。在這種靜態的知識傳遞過程中,學生會被動地接收知識,正如信徒安坐聆聽牧師和傳道人講道。然而,由於信徒較少有機會向牧師和傳道人反饋,即使有不明白的部份,亦難以得到解釋。AI可以將教導內容塑造成符合聽眾需求的模樣,從而使信息貼近想傳達的對象,更好理解內容。

從另一角度而言,AI自身除了是輔助學習的工具外,其出現所帶來的問題還能為現代人帶來提醒。王道維表示,AI出現的時代,對人自身的價值產生了質疑和挑戰,同時亦有被人誤用的跡象。他認為,AI被誤用甚至濫用是源於人的罪性。在神學的角度而言,不應只禁止此事,而是要思考被濫用的原因,因為AI產生的問題某程度上亦反映了AI擁有一些人類所缺乏的東西。王道維舉出人類愛上AI的例子,指出部份人或因缺乏關懷,或其他原因,更傾向戀慕AI。因此我們更應思考如何從根源幫助這些人,而非單純指責。他表示,AI帶來的問題是下一個世代將要面對的,也無可避免。解決問題,比責備更為重要。

「訪談台灣清華大學王道維教授 人工智能革命下的神學回應」是世界華福中心頻道「使命門徒」的Podcast節目,在七月廿七日上架。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全國職場線上聚集—重燃愛火 修復世界 (台灣國度復興報)
唐彥博接新任聖約翰科大校長 張員榮主教引約翰福音勉生命影響生命 陶塑學生開創新局 (基督教論壇報)
為什麼教會需要單身的女性領袖? (Christianity Today)
認主歸中 泰雅爾中會大專生回到部落認識族群歷史 (教會公報)
近半百卻失明,她的人生「瞎」半場靠神豐富,成全盲博士,願成橋梁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