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心教會神聖實驗 興起累代年輕領袖
(2023年07月1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
【趙錦漢線上採訪報導】20年多來,新加坡神之心教會(Heart of God Church)興起7個世代的領袖。從一開始的9個青少年,成長至5千人,並從中興起了自家栽培的主任牧師。這是一間由青少年建造、為青少年打造、向青少年傳福音的「青年教會」。本社專訪神之心教會創會主任牧師陳少豪(Pastor How)及曾秀萍(Pastor Lia),了解神之心發展源流,並如何興起「累代」年輕的領袖。
神聖的實驗—「青年教會」
「神之心教會的創建是一項神聖的實驗,打造一個『青年教會』的雛型。神之心教會已經證實了一項理念:青少年能建造『強壯的教會』。
⋯⋯上帝提到大衛時曾說:「我已經找到耶西的兒子大衛,一個合我心意的人,他必遵行我一切的旨意。」
徒13:22(新普及譯本)
節錄自《累代》
曾牧師表示,「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在這世上體現神心意與旨意的教會。我們持守這個理念,開始開拓教會。因此,在當時會友越發上了年紀的教會大環境下,神之心教會偶然發現了一個甜蜜點——青少年。20年後回顧這一切時,我們才明白:神真心希望有一間建立累代的青年教會。」
起初,神之心只是一個5人的小組,借用了曾牧師哥哥的家聚會。房子有3層,少豪牧師在樓下帶成年人小組,而曾牧師在樓上帶兒童,後來慢慢發展成為成人崇拜及兒童主日學。曾牧師留意到一群態度冷淡的青少年,他們年紀太大,不適合兒童教會;但年紀也太小,不能參加成人崇拜。曾牧師對他們泛起憐憫之情,便在少豪牧師爸爸的辦公室開展青少年小組,也是青年教會的前身。
青少年小組一開始只有9 個人,曾牧師稱之為「9塊石頭」。因為他們不會敬拜、不會禱告;跟他們說話時,也不瞅不睬,鮮露微笑,顯得既孤僻又孤單,無疑是令人生畏的石雕。但耶穌說,即便石頭也會呼喊、頌讚祂的名(參路19:40)。漸漸地,他們在屬靈上都有所成長。
神之心建立青年教會初期,會友全都是兒少。出於好意,許多牧師朋友和親戚都勸說少豪牧師夫婦二人打消這個念頭:「青少年沒錢奉獻,教會無法永續經營,根本是天方夜譚。」
那時,少豪牧師夫婦都沒有支薪,為了租巴士(公車)接送孩童到教會,更動用了私人積蓄。只因為一個異象:「建立一間由青少年經營、為青少年打造、向其他青少年傳福音的教會。」
神之心教會滿是孩子,都是被人忽視、被邊緣化、微不足道的無名小卒。這些卑微的日子,缺乏公信力,也缺錢,使人灰心喪志,神卻向少豪牧師夫婦應許:「你若去愛沒人想要的人,上帝會賜你大家搶著要的人。」這個應許仍然適用於每個人,也適用在任何願意為年輕人奉獻全心和生命的人。
一、生命經歷神蹟
當時少豪牧師夫婦讀了巴湯米 (Tommy Barnett) 所寫的《神蹟就在你家》,該書挑戰讀者:「神蹟就在我們家。」他們便把樂器交給從沒學過音樂的孩子手中,說:「你去打鼓」、「你去學貝斯」,竟然都學會了。
有一次,教會正要重組敬拜隊,曾牧師便邀請年僅14歲的男孩Dominic司琴,他當時正在學鍵盤。他猜想:「哦,是在小組崇拜彈奏對吧?」
曾牧師澄清:「不是,是在主崇拜的台上,你單獨跟我一起。你會是唯一的樂手,而我是敬拜主領。只有你跟我會在台上。」
他頓時沉默,一語不發。於是牧師打破沉默,儘可能帶著牧者滿有信心的口吻,跟他說:「Dominic,不如你花時間彈鍵盤敬拜神?你會發現自己有所突破。」
Dominic弟兄接受挑戰,整個禮拜都投入在敬拜當中。服事前一晚,他感覺到聖靈要他關上門和燈,在黑暗中彈奏,閉上眼睛敬拜,不去煩惱有沒有彈錯音,當時神的同在充滿了房間。到主日崇拜那天,神的同在同樣地充滿了會場。
「如果你是牧師,沒有敬拜樂手,沒有百萬富翁,沒有成熟的領袖,不要灰心。你家裡就有神蹟,只需等待澆灌和生長。只要付出你的一切,神會將祂的一切傾倒給你!」
少豪牧師也是從零開始,教一位面無表情的小男孩Daniel幾個簡單吉他和弦。如今,Daniel 是教會自家栽培的牧師(教義 ),在教義和神學團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也是一位富有恩膏的敬拜領袖、詞曲創作人和吉他手。當越來越多人認同神之心的異象,整個敬拜部便由青少年經營,教會後來還開辦了敬拜學院。
二、奔入神的供應
曾牧師一直教導禱告就是對神的信靠宣言。有次靈修,神給她明確的話語:「妳會奔入我的供應!」
祂並沒有說,祂會供應;也沒有說,一生一世會有美好與祝福伴隨著。祂只說,「奔入我的供應。」意味著在教會有需要之前,神早已為此預備!神的供應不會跟隨著神之心,甚至不會出現在旁邊,但會在神之心的前方,因此便要奔入祂的供應!
少豪牧師總愛說,「開拓教會已經夠難了,更何況要與青少年一起?開拓教會實在近乎愚蠢。青少年口袋空空,肚子更空!」
夫妻倆感覺自己就像一對父母,帶著12個可憐的孩子。那時教會大約有800位學生和150位成年人,剔除一些沒有納什一奉獻或捐獻的人,再剔掉其他沒有收入的成年人,只剩下幾個有犧牲精神的人。實際狀況是大約有70多位會友納什一奉獻,去支持近千人的教會。當會眾數目超過可容納的空間時,缺乏感更為突顯。
幾經尋找之後,教會考慮租用一個曾是體育館的場地。該場地沒有柱子,靠近車站,天花板很高,除價格以外,近乎完美。於是便聯繫房仲,請他幫忙協商租金。他看著這些沒有錢的年輕人一眼,帶著不屑的眼神說:「如果你們負擔不起,就繼續用你們的老地方吧!」然後他便站起身要離開。
「為年輕人、為他們在神裡面的命定而戰的旅程,從來都不是輕鬆容易的。想要建立青年教會,就得厚著臉皮。最重要的是,必須倚靠祂的話語來堅固自己的心。」
後來,神透過教會的領袖,讓少豪牧師結識該場地的樓主,不需要經過仲介,直接磋商。祂會敵擋驕傲的人,並使謙卑的人高升,奔入祂的供應,因祂早有預備。無論你決定走哪條路,只要神想供應你,祂一定會讓你得到祂的供應。絕對沒有任何事,能讓你與神的供應隔絕。
按著這份信心,教會實行「神之心 2.0」計畫,進行系統化、流程化、結構化的培訓。當時的口號是:
• 系統 (SYSTEM) = 節省你的壓力、時間、努力、金錢(Save Yourself Stress Time Effort Money)
• 行政 = 愛
• 細節決定命定
後來教會再次建殿,經歷競地、革新的十字架舞台建殿工程、政府審批等信心歷程。少豪牧師夫婦形容,Imaginarium(夢想館)的真正幕後英雄是會願意犧牲奉獻的會友。當時教會簽下了25年租約,並承諾支付5,000多萬新元幣(折合約11.5億台幣)的租金,會友做出了重大長期承諾。如果那時的青少年是15歲,他們必須忠心地奉獻建堂基金,直至40歲。
神之心DNA
面對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神之心教會逆風而行,刻意地向青少年傳福音。20年來,教會平均年齡仍是23歲,當中逾8成會眾參與服事,教會也因此發展多元化的培訓課程。由於神之心教會非常注重佈道,超過7成會眾為第一代基督徒。
神之心的獨特之處在於持續關注佈道、門訓與培訓年輕人。曾牧師的人生格言是:「累代不代表取代。累代是代表增援。」
一、致力於培訓並授權年輕人的文化
年輕人從接受培訓、裝備到授權,得以委重任,例如負責週末聚會策劃與運作,運用專業設備,帶領小組等等。
二、多重層次和階段的領袖同時服事
神之心教會有7代領袖並肩作戰。每一代的年齡只相隔3到5歲。第一代包括30多歲自家栽培的主任牧師,而在最新一代的領袖當中,最小的才13歲。
三、不僅僅是大型教會,而且建立「強壯的教會」
超過8成的會眾參與小組及禱告會,而領袖的比例為1:3,意味著每3位成員就有1位領袖帶領。
四、「青年教會」
即便經歷疫情,教會仍然繼續更年輕、更強壯地成長。在疫情的兩年,青少年實體聚會的出席率增長近6成,開拓了第7代13-15歲的領袖,並且有600位新會友加入服事行列。
五、教會每年舉辦「累代牧師特會」
去年特會有來自28個國家369位牧師和領袖參與密集培訓課程。各國代表有機會走進幕後例如體驗青年小組聚會,近距離觀察事工運作。大會邀請各國代表討論「累代」如何能在不同的文化和環境裡實行,另有實踐「強壯的教會」的執行者分享經驗和洞見。
神之心門徒訓練
神之心教會每隔3、4年,便興起嶄新一代的青年領袖,而每一代都會由上一代培育和門訓。這種門訓文化發生在教會所有部門和事工的層面,無論是牧養部、多媒體部等等。
曾牧師表示,「當我們談到門訓,尤其是在華人文化,常會聯想到武林高手折磨弟子的畫面。但門徒訓練既要糾正,又要肯定,而大部分時間在於鼓勵和愛護他們。」
少豪牧師則表示,「對我們來說,門徒訓練不是一項計劃、一堂課或深入研經。門訓發生在神之心教會每個領域。耶穌的門訓風格是團契,藉由日常的相處,門訓祂的親密夥伴。」
…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
使徒行傳 1:1
「門訓練既是『所行』又是『所教訓』。這個順序很重要:先『所行』,後『所教訓』。大多數時候,人們要麼只教訓,要麼先教訓,然後才叫別人行。實際上,在神之心教會是這樣操作的:
領袖會告訴會友:『我做,你看。』然後,『你做,我看。』最後,「你可以開始獨立完成了。」
這可以在任何事工或教會當中實行。所需要的只是領袖們願意給予門訓,而會友們則願意敞開心扉接受門訓。」
神之心教會將於2023年7月20-24日舉行新一屆「累代牧師特會」,而少豪牧師夫婦將於8月,與台灣新店行道會張光偉牧師首次聯手舉辦「Radical x GenerationS」特會。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