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建造兒童教會 培育教會下一代
(2023年04月3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中會傳道部舉辦「看見復興,興起下一代」兒童事工宣教大會,於4月29日上午在鹽埕教會登場。會中邀請台南中會大光教會事工事奉團隊分享,談兒童教會的轉型與突破、牧養與外展、教會體質等課題。

高雄中會議長李興穀牧師開場致詞時直言「教會的未來是主日學」,並提到去年中會推動RPG禱告訓練,鼓勵教會操練禱告,而他所牧養的永興教會也有參與,包含主日學跟著父母來實踐,因此他相信只要願意教導孩子,中會、教會將會不同。

第一場專講開始,主講者之一、大光教會牧師蔡其祐點出,主日學老師每個禮拜和孩子相處兩個小時、其中信仰教育時間約一小時,但家長與孩子每天相處,所以主日學老師是關鍵,但更重要的是整個教會如何營造健康的教會文化並影響下一代。

而另一位主講者、牧師娘謝德馨在分享時先依序說明,兒童事工的困境包含師資團隊來源與牧養、主日學外展、教會如何看待主日學,並提供一些問題請與會者們檢視自己教會的狀態,例如:主日學童工是否有穩定信仰生活、教會是否確實牧養同工、主日學的家長是否穩定聚會、兒童慕道友是否有機會進入教會聚會、主日學是育兒組還是兒童教會?

接著她解說大光教會兒童事工轉型歷程,如今禮拜六有學齡前幼兒參與的「小人家」、因應疫情分班且更適合國小學生的「威Maker」,禮拜日有以會友孩子為基礎班底、傳統主日學轉型而生的「小光抵家」等兒童事工品牌。

謝德馨提醒兒童教會的重點:兒童教會的規格就是成人教會的規格,包含奉獻。兒童教會從0歲開始,這個階段的家長還有充足心力陪伴孩子,教會也能與家長建立良好關係。另兒童教會重視倍增、牧養、同工團隊的靈命;呼召同工絕不是來「幫忙顧小孩」,而是參與建造教會,尊榮這份服事也賦予責任。蔡其祐小結,兒童教會重點不在於多做哪些事工,而是「人」有沒有被建造,「兒童教會是成人教會的縮影。」

第二場專講中,謝德馨談到牧養團隊形成需要有一致異象、關懷牧養、門徒訓練,並回顧疫情嚴峻期間的團隊服事過程,以及禮拜六、日兒童聚會的時間表與各環節設計,呈現如何在多變環境中持續建造兒童教會。

她鼓勵眾人在外展時「從小事開始」,盤點教會與社區狀態及資源,並可以從「親子共學」的模式開始。針對家長,大光教會最新創立平台「MamaPapa媽媽爸爸談心室」,與家長們交流教養心情與經驗,也成為他們與教會更緊密連結的契機。

謝德馨強調,喜歡兒童與對建造兒童有負擔不同,建造兒童是關心兒童的健康、品格與父母,別忘記要建造教會和同工靈命,「永遠有更新奇的活動,不要離開建造教會的核心目標與初衷。」而最後一堂專講,蔡其祐進一步以大光教會從發現問題、觀摩與嘗試、最終形塑出教會特色文化的歷程為例,來談靈性冷淡世代的教會如何繼續宣教與牧養。問答時間眾人討論全職同工團隊的建立與養成。

傳道部部長吳典林牧師在總結時表示,傳道部舉辦活動用意是期待牧者、長執觀念改變,進一步促成教會改變。他也坦言,萬事起頭難,牧師如何和長執建立信賴,長執如何成為事工好推手,都需要各教會更多思考,「觀念改變,能看見上帝開啟一扇福音的門。」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循理會台灣年議會70年70間教會聚集》跟從主的人有4個印記! (基督教今日報)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訪京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嶺頭山莊青年為列國復興禱告晚會 逾千年輕人宣告台灣要成宣教「禱」國 走向世界為主得地為業 (基督教論壇報)
「願你們平安!」福音廣告公車在台北、台中、新竹、苗栗、高雄重要道路傳遞祝福 (基督教論壇報)
PCC代表團拜訪PCT 表達支持並交流事工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