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然與文化交融 獵場共生之道(下) |
兼顧山林生態與傳統習俗 政府、部落和學界共探永續 |
(2023年03月24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然而對這個綠色島嶼上大多數人來說,山林在台灣土地上的面積占比雖大,卻是充滿未知與陌生之地。除了具有經濟價值的林木,森林其實具有更深層的文化意涵,不僅是先人的獵場,更是世代繁衍傳承的祖居之地。在高價的木料之外,關於人、森林、動物與文化,都值得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總編輯|陳逸凡
政府攜手學術界互相配合 締造部落狩獵新模式
【Dalul專題報導】自2013年Talum Suqluman(王光祿)獵取山羌給母親食用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以來,動物保育與原住民狩獵權之間的討論與爭議日益突顯。為滿足原住民狩獵傳統文化的實際需求,林務局自2017年起,在全台嘗試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協助部落申請合法的「自用」狩獵。
如今,已成立包括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和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高雄市那瑪夏區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等組織,期望部落能以在地文化和共識為基礎,與政府共同管理自然資源。
那瑪夏區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會員Anu(李惠民)於3月13日受訪時說明,要申請協會的獵人證照,必須具原住民身分並且戶籍在那瑪夏區。繳交入會費後,會先頒發會員證。經過一年的觀察與參與協會活動後,第二年才能頒發獵人證照。持有獵人證照的會員可以自由進出山林,但狩獵規範必須遵守,例如獵物選擇有限制,不能隨意捕捉。此外,狩獵所用的槍枝必須合法,並須向當地派出所申報,如那瑪夏區需向六龜分局登記。
除此之外,獵場規範也有要求,Anu指出,每個村莊的獵人可以進出的場域各有不同,不能隨意進出其他非規範的場域;每年可以捕獵的數量和種類都有限制,狩獵後還必須向協會通報獵物的種類、數量、顏色等資訊。由於那瑪夏區傳統狩獵文化協會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這樣的資訊共享能讓學界更好地掌握山中資源狀況。獵人們也會在獵徑上協助放置研究用的攝影機,以便學界人士了解當地動物種類。2022年的攝影紀錄中,屏科大觀察到了黑熊、山羌和山羊等保育類動物,為學界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
Anu補充,協會還會定期召開會議,不僅審核新會員,更邀請教授分享政府的現行狩獵法規等。會員們也可以彼此分享遇到的問題和想法,從定期會議中,加強對協會制度和運作模式的重視,並從多角度學習新機制。
Anu表示,目前成立協會的這種制度在管理方面已是不錯的辦法。這讓族人們能在規範內進行狩獵,傳承文化,同時避免觸法。然而,安全方面仍需改善,例如,目前所使用的土製槍枝危險性高,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生命危險。他希望槍枝使用方面能有更多規範和限制,以確保狩獵安全。
在獵人的狩獵方式中,放置陷阱是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當捕捉到保育類動物時該如何處置?對於這樣的問題,根據林務局2022年12月27日新聞資料,南投武界有族人因放置陷阱捕捉到黑熊,擔心受罰,將其殺害並掩埋滅證。南投地檢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對涉嫌殺害及教唆殺害黑熊的三名嫌犯提起訴訟。
林務局指出,雖然山區農民防治獸害或原住民狩獵均不以黑熊為目標,但黑熊仍可能誤入農民或獵人設置的陷阱。為避免懲罰,農民或獵人往往選擇毀滅證據。為解決這一問題,林務局呼籲,若遇到這類情況,只要立刻主動通報並協助救援,就不會受到懲罰。林務局為鼓勵民眾主動通報,已將台灣黑熊納入生態服務給付項目。他們呼籲山區居民和登山者在發現保育類動物遇到困境時,及時通報救援。
王光祿事件 創司法史新例
2013年7月,台東海端鄉龍泉部落的布農族人Talum Suqluman(王光祿)因為年邁的母親想吃野味,於是前往台東山區狩獵。他獵到一頭台灣長鬃山羊和一頭山羌後,被警方以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育法》逮捕和起訴。
經過台東地方法院審理,有關牴觸《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的部分,Talum Suqluman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兩個月,獵捕保育類動物部分則判刑七個月,合併執行三年六個月徒刑,並併科罰金7萬元。這起事件成為原住民獵人因狩獵入罪的典型案例。儘管已經三審定讞,但社會各界仍關注此案,除了有社會的倡議團體發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也在當中持續聲援。而Bunun(布農)中會不但持續關心,還呼籲原住民族15個中、區會一同放在禱告當中,讓議題的影響逐漸擴大。
原定2015年底,Talum Suqluman就要入監服刑,但經最高法院檢察署從原住民權利、槍枝製造差異與歧視等面向考慮與討論後,檢察總長決定提起非常上訴,暫緩執行。也讓此案創下司法史多個先例,包含:最高法院首次提出釋憲聲請,國內第一件原住民族狩獵非常上訴案,開庭過程全程透過網路直播。
2021年5月7日的釋憲作成「釋字第803號」解釋中,大法官宣告原住民狩獵文化權應受《憲法》保障,但仍認定《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限制獵人僅能使用「自製獵槍」、《野生動物保育法》有關「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行為應經主管機關核准」等規定合憲。對於《野生動物保育法》與《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部分條文,因違反比例原則,宣告不再適用,有關機關應於兩年內檢討修正自製獵槍規定。但Talum Suqluman等人持非「自製獵槍」等案,恐無法以此釋憲案獲得救濟。
2021年5月20日,總統蔡英文依據憲法第40條及《赦免法》第3條前段規定,批示同意特赦獵捕野生動物觸法的Talum Suqluman,免除其刑之執行。此案終告一個段落。
此案在整個過程中,經由釋憲以及各團體的倡議,讓原住民在狩獵權利上得到更多關注。從器具的使用、權利的分屬,到狩獵除罪化的討論中,議題再次被提起,促使人們思考現行法律的範疇是否仍有不足與需要改進之處。(整理/Dalul)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
|
|
|
|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