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自由路上藝術節 邀請共生音樂節交流經驗
(2023年02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洪泰陽整理報導】2月17日,「自由路上藝術節」邀請同樣為記念二二八事件、但主場在台北並邁入第11年的「共生音樂節」分享這些年的甘苦談。共生音樂節的發起是由關注歷史議題青年自籌、自辦,內容包含講座、劇場、工作坊、書寫、音樂表演等。講者之一、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秘書長潘美指出,每年活動邀請到受難者家屬分享,也會提到這麼多年過去,家屬到底追求什麼?而事實是,大部分家屬只是想知道「真相」,因為過去76年,仍只見「受害者」未見「加害者」。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自由路上藝術節策展人林芳如則分享,發起藝術節之初並不是活動,而是「社會運動」,訴求是要改變台灣人對現行歷史詮釋的謬誤。與共生音樂節深入論述的路徑不同,自由路上藝術節做喚起社會的廣泛認識,並以更多元觀點來討論,如地方歷史、女性政治犯或原住民受難者等,讓參與者知道二二八事件並非是「省籍衝突」如此簡單,也道出那這段歷史不只是對「一小部分人」的傷害,而是對全台灣民主與人權迫害。

而提及籌辦艱難,林芳如表示最難的是「面對歷史的空白」,該如何填補這段消失的、蒼白的記憶,將是藝術節每年的重要課題。她也點出,藝術節是策展團隊與志工共同籌畫、學習成長的平台;策展團隊不會是用指導者的姿態來提供志工或參與者教材,而志工也不是被動接受。正是這樣的互動,讓藝術節有幸成為社會對話、挑戰、學習的平台。5年下來,自由路上藝術節共培力115位志工,持續為各樣議題倡議;這正是自由路上藝術節不只是活動,而是一場運動的期許與成果。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15萬亞美尼亞人亟需代禱:幾乎是種族屠殺行為,基督教歷史遺產恐被摧毀 (基督教今日報)
《當我抬頭仰望》等詩歌成國度祝福,火把音樂全新專輯9月問世 (基督教今日報)
教會兒少大流失怎麼辦?韓國牧師分享牧養下一代:主日學連結家庭祭壇更有果效 (基督教論壇報)
因任命女牧師 馬鞍峰教會遭逐出美南浸信會 (基督教論壇報)
讓讚美操永續發展! 吳美雲老師奉獻市價八、九千萬房產 激勵眾人「我們是一群為神工作的生力軍!」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