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網路仇恨增 專家籲以輿論促使改變
(2023年02月0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蔡育臻編譯】1月25日,跨宗教聯盟(Interfaith Alliance)舉行《網路上的科技巨擎、仇恨及宗教自由》(Big Tech, Hate, and Religious Freedom Online)報告發布會。主席保羅.布蘭戴斯.勞申布希(Paul Brandeis Raushenbush)表示,宗教領袖和社區有責任敲響警鐘,讓人們知道網絡上白人至上主義、基督教民族主義以及反民主言論的興起。

勞申布希指出,當今的宗教社群並不了解他們的使命,而不去抵制針對他們和其他人的網路仇恨。他強調,僅敦促社群媒體禁網或減少使用時間並不足以打擊日益增多的種族與宗教仇恨,他請這些人透過反思來著手:「我們可以怎麼形塑網路環境?我們能採取何種訓練以瓦解仇恨?我們要如何得知要怎麼在網路上當個更好的公民?」

報告以2022年5月水牛城槍擊案於直播平台上播出為例指出,當平台未能立即識別並移除此類內容時,便為其他用戶提供了更多的極端主義材料。同時,因為某些平台缺乏內容監控,更導致特定用戶聚集,分享並傳播這些極端的意識形態。

與談人之一、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商業與人權中心副主任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表示,公民與宗教團體應想辦法對這些公司施壓,讓他們為自己的作為與不作為感到羞愧,並期望能透過這種方式讓事情漸漸有所轉機。

與談人之一、亞斯本數位公司(Aspen Digital)品管扎基.巴爾津吉(Zaki Barzinji)則提及,部分科技公司因經濟考量而縮減或裁撤內容審核人員,這也代表著許多公司並不重視對仇恨言論的抗議與意見。

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技術政策與宣傳顧問蘿倫.克拉普夫(Lauren Krapf)表示,這並不單單只是關於個人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整個社群。特別是信仰群體在網路上受到騷擾的狀況正驚人地增加。根據該聯盟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78%的穆斯林與68%的猶太教受訪者表示,他們曾因其宗教身分在網路上受到攻擊,並擔心未來可能會遭受更多恐嚇。

克拉普夫建議宗教團體應當加強關注這個問題,或參與倡議團體要求科技公司負責,來回擊網路騷擾行為。「我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這顯示作為一個群體,我們正變得更加聰明,並且我們不會忍受這種現狀。」(資料來源:BNG)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普世眺望】緬甸的局勢需要你我關注 (教會公報)
婦女心臟病發,瀕死看見「天堂」真實:那裡等待每個相信神的人! (基督教今日報)
你害怕「麻煩」別人嗎?神希望我們減輕重擔,秘訣是... (基督教今日報)
【持續禱告!】土耳其遇百年大震 土敘兩國至少3, 800人死亡 約1.8萬傷 台灣救援隊出發救災! (基督教論壇報)
宣教士飛行員在莫桑比克被囚禁 (Christianity Today)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