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以我名呼召】我是誰?正名追尋認同與解殖
(2023年02月0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高雄報導】1月31日在高雄蓮潭會館登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辦的「以我名呼召——原住民青年的信仰與認同」論壇,於2月1日進入尾聲。該日上午安排第四場專講,由Payuan(排灣)中會Drakki(牡林)、Ciulaku(長樂)教會傳道師Vavauni Ljaljegean(法法吾妮‧拉樂歌安)談「神學認同與原民解殖-神學與牧養觀點」,隨後是小組分享與綜合座談。

她以排灣族語自我介紹,並以此為例點出排灣族名不只是一個人的名字,也訴說一個人的性別與地位;Vavauni Ljaljegean點出,原住民族名的發音對非原住民族或許有點困難,但名字是身分與尊嚴,把名字唸對是國際禮儀。

「沒正名不等於沒認同。」她強調,同理,正名不代表就有認同。「恢復族名對我來說是解殖過程。」她表示,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我是用這個名字看待我的生命,用這個名字回應我所失去的文化。」Vavauni Ljaljegean進一步以自己的名字為例,說明族名與認同的關係。

排灣族命名與環境有關,Vavauni是指「綻放的花」;賜名是依據個人的身分、家族地位、對這個生命的期許進行公開見證,這種宣告也是正式接納的一環;她也曾調查不同文獻資料,推敲出Vavauni這個名字使用至少200年。她解說聖經人物但以理的「以色列名」與「巴比倫名」意涵差異,點出名字的更改與生命的認同確實有連結。

「正名」不只是申請與修改的行政程序而已,更是找尋與認識自己的歷程;「你希望別人以什麼樣子來記得你?」Vavauni Ljaljegean表示,希望大家能用族名來稱呼與記憶自己。

問答時間,與會者們交流自己的族名意涵和族群的命名方式。有人表示自己的族名Sulja是「雪」的意思,卻在國小時遭台語諧音嘲笑為「癟三」(su̍t-á);同名的總會原宣主委Sulja Pakedavai(左金男)牧師分享,自己的名字Sulja原本並不是「Pakedavai」家族的名字,但因為家族男性多離故,家族為保護這位珍貴的長孫,便以當時勇士的名字為他命名;雖然這個族名容易被以嘲笑,但他認為「在上帝面前甘願做憨人」也是好事。

台中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牧師Hola Sicyang(吼腊・喜降)介紹,自己現在的名字是泰雅爾族名,不過另外有排灣族名;正名與否對他沒有太大影響,因為自己的身分認同本就很清楚。Hola Sicyang提及,有位學生族名是「族名配上漢名」,因為他的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排灣族長女,但為結婚自願放棄長嗣名分和家屋名;這種特殊的狀況讓該學生感到困擾。Sulja Pakedavai回覆,雖然家長放棄,但血緣上該學生仍然是家族的孩子,所以不用透過家長、可以直接請教本家長輩以尋回家屋名。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以祝福替代口水戰為新內閣守望 基督徒要為教會、城市與國家禱告 (基督教論壇報)
盤整台灣育兒、長照以及缺工挑戰 教會可以連結政府做什麼? (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徒學者2023年將提四大領域政策白皮書 超越藍綠以天國文化關心社會改變國家 (基督教論壇報)
若神喜悅、神就預備!台北聖樂團全台「無償」服事,聖樂領慕道友歸主 (基督教今日報)
建立光榮城市需要彼此!高雄跨教派百人餐會,連結生力量、共迎大復興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