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成大原資中心美聲工作坊 運用媒介表意
(2022年11月0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Dalul採訪報導】為讓更多同學能認識不同原民看待議題的管道,並學習表達自我的媒介,成功大學原住民資源中心於10月底舉辦「美.聲工作坊」,從平面藝術設計與Podcast內容企劃發想,讓學生有不同的視野,也期待多元聲音被聽見。

此次在工作坊中擔任「聲」、Podcast內容企劃發想與實作的主講人Umav Ispalakan,分享自己在Podcast〈Umav如何了!〉的經驗,讓學生能從認識Podcast開始,一步步踏入聲音的世界;她11月4日受訪時指出,其實成大原資中心,從過去就一直嘗試Podcast領域,像是由中心自己推出的節目〈原形畢露〉,邀請不同的嘉賓來談原住民議題,透過科技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以求達到校園及社會中的友善環境。

她表示,透過新媒體、媒體識讀、多元文化敏感度的理念,也在當中設想許多課程,期盼能把關鍵的想法放入年輕人的心中,在日後不管是怎麼樣表達自己時,都能運用與實踐。在課程設計上,有安排認識Podcast、腳本企劃撰寫、邀請南部新興Podcaster〈先躺再說〉分享製作過程與不同層面思考、到最後能夠讓學生實作在中心頻道〈原形畢露〉。此次工作坊也是練習如何與學生溝通,在未來〈原形畢露〉的頻道上,也能發掘、培育更多人才,讓更多的聲音與議題被表現出來。

成大原資中心主任Ljegay Rupeljengan(樂鍇・祿璞崚岸)受訪時也分享為何嘗試多種新媒體。他指出,自媒體如Podcast、平面設計等等,成本較為低,幾乎所有學生都有資源及能力來操作;再來,現今的校園與社會所接觸議題多樣,無法只用單一面向來看待,而新媒體可擴散討論,像是同溫層的分享,是很快速且便捷的傳遞資訊方式。這些新媒體工具適合去推行族群友善校園以及社會友善環境建立。

他也說明,透過更多的原民學生參與及內容產出,其實就是讓原民的聲音有更多被認識的機會,不再只是由中心辦講座、影展的被動分享,而是讓聲音遍地開花、被大眾所了解;也期盼有更多的學生能夠活用自己手邊的工具與媒體,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讓社會有更多的討論及交流。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光學先驅張明文和夫人趙淑德教授「鶼鰈情深,相濡以墨」書畫展 見證耶穌基督的愛 (基督教論壇報)
以戲劇見證上帝愛台灣 周信榮:教會承接馬偕「攏是為基督」心志 (基督教今日報)
跨教會百人快閃、喜樂環保行動,第一屆崇誨環保日:盼年年有今日! (基督教今日報)
【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講座特別報導—關懷篇】走入社會關懷人群 做個好撒瑪利亞人 周道惠、柯百佳:我們都是時代的以斯帖 張光正:全人教育就是造福人群 (基督教論壇報)
西拉雅宣教395年感恩禮拜 成受祝福族類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