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回應艾成墜樓身故》陪伴憂鬱患者的NG話語,心理師籲教會界加強這件事
(2022年08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除了陪伴,我們還能提升對精神疾病認識

魏棻卿指出,若主流媒體報導內容屬實,根據其臨床判斷,艾成除了憂鬱症外,可能還伴隨其他精神疾病。

艾成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每天都聽到有人在耳邊叫自己去死,且不自覺用頭猛撞地板,甚至一度失控拿刀要砍前來幫忙的會友,並於某談話節目透露「精神病院又不收」。可見,他曾想求助醫院,但被拒絕。

魏棻卿分享,心理和精神疾病是不同向度,前者較容易透過諮商心理進行治療,但後者為精神疾病,可能由腦部功能失調引起,若無醫學治療介入,身旁人幫助則很有限。

例如:精神疾病之一的思覺失調症,病發嚴重時,會建議住院治療,以避免輕生或傷害他人。這也是她認為,艾成可能伴隨精神疾病的因素之一,若單純為憂鬱症,較多是向內攻擊,不會有攻擊人的風險。

多年前,魏棻卿實習時,教會界對心理和精神疾病尚不了解,可能會要患者停止服藥,否則視作對上帝欠缺信心,但隨著社會演變,教會愈多認識,也接納心理疾病患者,若要著手「關顧」,可能需回到根本:加強心理和精神疾病衛教,才能在關鍵時刻介入與治療。

成如慧也有如此見解,她建議,教會成立心靈成長支持團體,成員中不只有牧師、家屬,也能包含精神科醫師、專業心理諮商師和相關專家,以團隊方式陪伴憂鬱者,如此才能走得長久。這就是「教牧諮商輔導」,以心理學知識、助人技巧,融合基督信仰幫助有需要的生命。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陳依信弟兄分享疫情中的國際學生宣教 (教會公報)
The Hope教會協助社區防疫獲北市府肯定 鼓勵眾教會成為社會祝福 (基督教論壇報)
關係緊張逾十年終破冰 以色列與土耳其宣布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基督教論壇報)
師鐸獎32歲得主談蒙恩經歷:生命最軟弱時,有「魚腹」保護我 (基督教今日報)
中部基督信仰聯盟拜會中市府,市長盧秀燕盼與教會攜手建幸福宜居城市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